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ǐ tuí bù|fǒu yù shān
【使】1. 用:~用。~劲。~役。~力。~钱。 2. 派,差谴:~唤。~命。~女。 3. 让,令,叫:迫~。 4. 假若:假~。即~。 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使】〔古文〕《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又《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又《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又《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漢典考證:〔《易·兌卦》悅以使民。〕 謹按
【颓】1. 崩坏,倒塌:~坏。~圮。~垣断壁。 2. 消沉,委靡:~萎。~丧。~靡。~唐。 3. 败坏:衰~。~败。~景。~朽。 4. 水向下流:泣涕如~。 5. 灭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也”。 6. 恭顺的样子。 7. 暴风:“习习谷风,维风及~”。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玉山】山YùShān[YushanMountains]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典
【玉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郭璞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传》谓之群玉之山。”唐李商隐《玉山》诗:“玉山高与閬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清洪昇《长生殿·偷曲》:“珠辉翠映,凤翥鸞停,玉山蓬顶,上元挥袂引双成,上元挥袂引双成,萼緑回肩招许琼。”徐朔方注:“玉山,西王母住的仙山。”2.用玉堆成的山,形容豪富。唐皮日休《忧赋》:“西汉则王根为玉山,东京则郭况制金穴。”3.对秀丽山峰的美称。唐鲍防《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宴东峰亭》诗:“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