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cái guò qū sòng
再者,作者通过“鬓如霜皓,顾如云容,默默无言,思虑何穷?”这样的描写,展现了才子内心的痛楚与深思。他天资聪慧,才华出众,却因才过屈宋而深感苦闷,这种内心的挣扎使人深感触动。
最后,诗中以“长夜漫漫,何时得朝?”作为结尾,既表达了作者对于希望的追求,也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未来。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与理想,堪称王安石才情之佳作。
“才过屈宋”,先浮出来的形容词是“才”,有点带有某种虚无缥渺感,一瞬间就过去了,浮现到画面里的都是模糊记忆了。而屈宋指的是宋国,但字面上其实也有一种倒下的意思,似乎表示在宋国经历了什么,然后倒下了、结束了。这句话写了一个人在这个国度里度过了一段时间,但却很快到了结束的时候。
而才子们在走过屈宋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小时候的荣誉故事、成都一下子就全没了用了,需要通过自己不断奋斗努力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迎接新的挑战。才子们的人生就是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步步蜕变过程。
“才过屈宋”,其实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写照。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屈宋”,就是那个曾经的巅峰,当我们走出巅峰时,是否能继续保持当初的激情和梦想,是否能坚定地朝着新目标前进,都是考验自我的时刻。
其次,诗中以“贵人不值其才,心思安可表”一语,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的思考。才子在怀才不遇的现实面前,内心愤懑却无能为力,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无奈。
才过屈宋,于四个字中展现出的心境胜过千言万语。屈原放逐沈流,独行湘江之滨。宋景公高卧碧云之上,悠然自得。二人各怀胸襟,借四个字而能言志,足见才子之风采。
才过屈宋,古人足以赋诗为之。屈宋两地相隔,古今翩翩动人。京都有才子佳人,屈原东游独酌苦酒。而宋景公一醉解千愁,于是有“才过屈宋”之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