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送魏八

此路无知己——送魏八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wú cǐ lù zhī jǐ

此路无知己释义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此】1. 这,这个,与“彼”相对:~间。~后。~生。长~以往(老是这样下去)。从~。因~。  2. 这里,这儿:到~为止。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路】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  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  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  4. 种类:一~货色。  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6. 车:筚~。乘~。  7. 姓。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知己】◎知己zhījǐ(1)[knowoneself]∶了解、赏识自己(2)[intimatefriend;bosomfriend]∶亲密的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莫愁前路无知己。——唐·高适《别董大》(3)[bosom]∶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知己话

【知己】1.谓了解、赏识自己。《战国策·楚策四》:“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於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宋杨万里《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之一:“孝宗最知己,交臂失城墉。”巴金《秋》六:“我没有一个指导我的先生,我也没有一个知己的朋友。”2.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莫道山高水远无知己,你看海角天涯都有俺旧弟兄。

此路无知己用户点评
tx
银发少女的秘密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挺羡慕这位诗人的。他说的“此路无知己”,但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路上不妨找个朋友,大家相互依靠一下,说不定能遇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呢~

2025-02-17 16:45:21
tx
一根小辣椒

说到底,其实这句诗是有点哲学意味的哦~无知己的路,或许是可以理解成寻找陪伴的过程,不是吗? 就像一句英文里说的“no man is an island”,人总是需要彼此的支持和陪伴呀~

2025-02-17 16:30:53
tx
FlyHigh

其实我觉得这句诗很有现实意义啊!此路无知己,意味着我们都得自己来独自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压力大?相信我,身边总会有个声音跟你说:“我来啦!”

2025-02-17 16:12:29
tx
岁月碎尘

你看,这句诗里面明明写着“此路无知己”,可是我觉得这个诗人也太悲观了吧!难道他一生都没有人陪他走过这条路吗?也可能是他太高冷,没人敢跟他讲话呢~

2025-02-17 15:57:13
tx
梦之翼

这句诗可以说是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了,它句子简洁明了,字数也不多,真是太符合现代人追求高效率的节奏感了~

2025-02-17 15:07:48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