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倒泻溟海珠——赠张相镐二首(时逃难在宿松山作。萧士赟云下八首伪)

韵脚:上平十虞

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dǎo|dào xiè míng hǎi zhū

倒泻溟海珠释义

【倒】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 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立。~挂。~影。~置。  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水。~茶。  3. 反过来,相反地:~行逆施。反攻~算。~贴。  4. 向后,往后退:~退。~车。  5. 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典

【倒】《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什也。又絕倒,極笑也。《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又傾倒。《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又潦倒。《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註》今雹袴也。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泻】1. 液体很快地流:倾~。  2. 排出稀屎:~肚。~药。

【泻】《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寫。《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又《類篇》一曰鑑形。又《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爲瀉土。又吐瀉也。《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爲瀉。又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症。漢典考證:〔瀉水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以澮瀉水《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 謹按周禮原文作寫,無水旁。且以澮瀉水係地官稻人文非考工記。謹改爲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

【溟海】神话传说中的海名。《列子·汤问》:“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登玄圃者,悟丘阜之卑;浮溟海者,识池沼之褊。”2.大海。汉袁康《越绝书·内传陈成恒》:“越王句践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与吴人战,军败身辱,遗先人耻,遯逃出走,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鱉是见。’”唐高适《同群公出猎海上》诗:“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清顾炎武《天津》诗:“内以辅神京,外彻溟海际。”3.指沙漠。唐崔湜《塞垣行》:“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汉

【珠】1.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蚌。~宝。~花。夜明~。~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2. 像珠子的东西:汗~。泪~。露~。

【珠】《唐韻》章俱切《集韻》鍾輸切《正韻》專于切,音朱。《說文》蚌之隂精。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災,是也。《通雅》古有辟塵珠,辟寒珠,夜光照乗,大者徑寸,或出於龍魚異物腹中,非獨出於蚌也。陸佃云:龍珠在頷,蛇珠在口,魚珠在眼,鮫珠在皮,珠在足,蛛珠在腹,皆不及蚌珠。《沈懷遠·南越志》珠有九品,寸五分以上至寸八九分者爲大品,有光彩,一邊小平似覆釜者名璫珠,璫珠之次名走珠,走珠之次爲滑珠,滑珠之次爲磊砢珠,磊砢珠之次爲官珠雨珠,官雨珠之次爲稅珠,稅珠之次爲蔥珠。見續博物志。《書·禹貢》淮夷珠曁魚。《周禮·天官·玉府》

倒泻溟海珠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