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tái|tāi fēng|fěng wēi yí shuǐ xiè
【台】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 4. 量词:一~戏。 5.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 ◎ 〔天~〕❶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❷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台】《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怡。《爾雅·釋詁》台,我也。《又》予也。《書·禹貢》祇台德先。《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又《說文》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又《揚子·方言》養也,晉衞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魯之閒曰台。又《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胎。《廣韻》三台星。亦作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中註》司中三能,三階也。《疏》武陵太守星傳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爲太尉,中台司中爲司徒,下台司祿爲司空,史漢皆作三能。又姓。北史有台氏。又天台,山名,在會稽
【风】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
【风】〔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
【逶迤】◎逶迤wēiyí[winding;meandering]蜿蜒曲折;拐来拐去山路逶迤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长征》漢
【逶迤】亦作“逶迆”。亦作“逶蛇”。1.曲折绵延貌。《淮南子·泰族训》:“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陵迟故能高。”《文选·扬雄<甘泉赋>》:“梁弱水之濎濙兮,躡不周之逶迆。”李善注:“迆,音移。”吕向注:“透迆,长曲貌。”迆,一本作“蛇”。唐卢纶《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诗:“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緑草深。”《水浒传》第七二回:“逶迤按吴楚之邦,延亘接齐鲁之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蛇山逶迆东去。”毛泽东《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曲折行进貌。《楚辞·远游》:“方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
【水榭】榭shuǐxiè[watersidepavilion]靠水的供游憩的房屋楼阁东都立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旧唐书·裴度传》汉
【水榭】在水边或水上,供人们游憩眺望的亭阁。唐崔湜《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诗:“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旧唐书·裴度传》:“东都立第於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廻环,极都城之胜概。”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巴金《鬼--一个人的自述》:“现在却只有一座水榭似的空屋留在那里。”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