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将赴黔州先寄本府中丞

感知肺腑终难说——将赴黔州先寄本府中丞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zhōng shuō|shuì|yuè nán|nàn|nuó fèi fǔ gǎn zhī

感知肺腑终难说释义

【终】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终】〔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說文》絿絲也。又《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又《前漢·法志》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又姓。《左傳·定四年

【说】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4. 责备:数~。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 古同“悦”。

【说】〔《易·益卦》民説無彊。〕 謹照原文無彊改爲無疆。

【难】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 ◎ 古同“傩”。

【难】〔古文〕《廣韻》《韻會》那干切《集韻》那肝切,音。《說文》鳥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稱也。《書·臯陶謨》惟帝其難之。《咸有一德》其難其愼。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閒木難。《註》《南越志》曰: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難從党。見《姓苑》。又《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同儺。《集韻》難,卻除凶惡也。《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禮·月令》季春,命國難。《又》季冬命有司大難。又《詩·小雅》其葉有難。《傳》難然盛貌。《釋文》乃

【肺腑】èifǔ[thebuttomofone’sheart]肺脏。内心深处;心腹这一席话的确发自肺腑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三国演义》

【肺腑】。泛指人体的内脏。犹言心头、胸口、肚子里。《山经》引《相冢书》:“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宋王安石《一日不再饭》诗:“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鐺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久而寒沁肺腑,如卧层冰积雪中,苦不可忍。”碧野《富春江畔·“冰壶”与“双龙”》:“再过些时,这里一定是满山茉莉花香,香风阵阵,沁入肺腑。”2.同“肺附”。比喻帝王的宗室近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初即位,富於春秋,蚡(田蚡)以肺腑为京师相。”司马贞索隐:“腑音府,肺音废,言如肝肺之相附。又云:杮,木札;附,木皮也。”

【感知】ǎnzhī[perception]利用感官对物体获得的有意义的印象◎感知gǎnzhī[makesth.reflectedinconsciousnessthroughsenseorgans]哲学名词。感觉与知觉的统称。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感知】知遇。唐李商隐《为荥阳公上西川李相公状》:“空吟风水,感知怀恋。”唐袁郊《甘泽谣·红线》:“忧往喜还,顿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2.感觉与认识。亚泉《物质进化论》:“宇宙间三者(物质、生命、心灵)以外,别无现象,则所谓定理定法者,即在此现象之中。所感所知者,亦感知此现象而已。”3.哲学名词。感觉与知觉的统称。

感知肺腑终难说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