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入十九鐸
平仄:平 仄 平
拼音: gōu cuì bó
【钩】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 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 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 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 同“勾”。 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 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 10. 镰刀。 11. 古代称圆规。
【钩】《廣韻》古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溝。《玉篇》鐵曲也。又《廣韻》劒屬。《韻會》古兵有鉤,有鑲,皆劒屬。引來曰鉤,推去曰鑲。《前漢·韓延壽傳》鑄作刀劒鉤鐔。《註》鉤,亦兵器也。似劒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又劒環。《戰國策》無鉤竿鐔,蒙須之便。《註》鉤,劒頭環。《史記·楚世家》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爲九鼎。《註》凡戟有鉤喙,鉤口之尖也。言楚國戟之鉤,口尖有折者,足以爲鼎也。又劒名。《淮南子·修務訓》純鉤魚腸。《註》純鉤,利劒名。又刀名。《鮑照·樂府》錦帶佩吳鉤。《沈括曰》吳鉤,刀名也。刀彎,今南蠻用之,
【翠】1. 绿色:~绿。苍~。~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2. 〔~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 3. 指“翡翠”(硬玉):~玉。~镯。珠宝~钻。
【翠】《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又《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又姓。《急就
【箔】1. 用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苇~。席~。 2. 养蚕的器具,多用竹制成,像筛子或席子。亦称“蚕帘”。 3. 金属薄片:金~。铜~。 4. 敷上金属薄片或粉末的纸,祭祀时当作阴间纸钱烧化:锡~。
【箔】《廣韻》傍各切《韻會》白各切,音薄。簾也。 通作薄、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