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下平十四清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3 dé|děi|de yī yǐ yíng
【谷】1.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河~。 2. 喻困境:进退维~(进退两难)。 3. 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百~。 4. 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物。~米。稻~。 5. 姓。
【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穀。《說文》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韻會》兩山閒流水之道也。《爾雅·釋水》水注谿曰谷。《疏》謂山谷中水註入谿也。《易·井卦》井谷射鮒。《註》谿谷出水,從上注下。《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禮·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又谷水。《管子·度地篇》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又暘谷,日所出處。昧谷。日所入處。《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分命和仲宅西,曰
【得】1.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3. 满意:~意。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1. 必须,须要:可~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 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以】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
【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盈】1. 充满:~满。~溢。充~。沸反~天。 2. 多余:~余。~亏。~利。
【盈】《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嬴。《說文》滿器也。《博雅》滿也,充也。《易·豐彖》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詩·齊風》雞旣鳴矣,朝旣盈矣。《左傳·莊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禮·禮運》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又《祭義》樂主其盈。《註》猶溢也。又《揚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鮮冽水之閒,凡言呵叱者,謂之魏盈。又國名。《山海經》大荒南有盈民之國。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諸蠻有盈州。又姓。晉欒盈之後。又古通作嬴。《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史記·蔡澤傳》進退盈縮。《天官書》作嬴
以谷喻人,寓意深远。此诗意在告诫人们,应当如同谷一般收敛欲望,勤勉努力而不贪功恶行。谷固然丰盈,然谷以感恩之心给予人们生活之力,如此,人们亦应当心存谦和,知足守己,方能在取之有度的同时,感恩他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这句诗简练而鲜活,韵律明快。用词精湛,将谷字双音妙用,表达了丰收和富饶的意境。同时,也暗示出了自然界的无穷慷慨与无限的美好。这句诗极具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谷得一以盈》一句诗字虽简,意却深,笔者谓其用意在于喻示“得益有余”的道理。以谷为喻,喻万物之源,盈之者即为得益之人。此种得益之人,既取得了他所追求的利益,同时又留有余地,不贪婪于物欲,有以供养他人之心。此心存焉,得益之人方能真正获得,社稷方能安定,国泽方能丰盈。
这句诗“谷得一以盈”,听起来很有节奏感,韵律饱满。谷字双音起齐,既有盈余之意,又有取之不尽之感。用词简洁明了,表达了丰收与富足之美好。意境上,将谷取之不竭的特性与大地万物互为一体,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慷慨。这句诗字面上看,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与宏大。
此句寓意深远,借谷作喻,暗指物产富饶,取之不尽。同时,又通过“得一以盈”的表达,旨在告诫人们不应贪得无厌,而应懂得满足,以保持富足的心灵。只有如此,人们才能摆脱贪婪之心,收敛欲望,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富足。
此句体现了中庸之道,谷即大地也,在一处繁荣,必有其他地点受到感召,自然而然地丰收。人也是如此,只有在所得之物不贪心,看淡得失,才能获得实在的盈余。此句寄托了作者的智慧和对人类伦理道德的思考,深具人文情怀。
妙入中国传统哲学,谷字双音起齐,既有丰富之意,又有取之不尽之感。也可以理解为光与食物的共同之处,以一与多。从字面上看,诗句表达了物质世界的探索与宏大;也可理解为对慷慨无限的大地的赞颂。
暗合中国传统文化思维,韵律饱满,节奏感强烈。语言精炼,字字珠玑,表达了丰收和盈余。同时,诗人借助谷这一象征性意境,表达了大地万物的宏大和慷慨。我们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几个字中,凝聚了丰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