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寒雨飒飒枯树湿——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hán yǔ|yù sà sà kū shù shī

寒雨飒飒枯树湿释义

【寒】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

【雨】◎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 | ◎ 下雨,落下:~雪。

【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又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又《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

【飒飒】àsà[rustle;sough]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秋风飒飒寒雨飒飒

【飒飒】词。《楚辞·九歌·山鬼》:“风颯颯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唐王昌龄《变行路难》诗:“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颯颯。”杨朔《黄河之水天上来》:“凉秋九月,康藏高原上西风飒飒,寒意十足。”2.衰老貌。唐寒山《诗》之一四七:“时催鬢颯颯,岁尽老惆惆。”唐寒山《诗》之二一八:“今日观镜中,颯颯鬢垂素。”3.疾速貌。唐杜甫《石龛》诗:“奈何渔阳骑,颯颯惊蒸黎。”明高启《太湖》诗:“茫茫雁飞过,颯颯帆度快。”

【枯树】凋枯之树。汉焦赣《易林·小畜之蛊》:“寄生无根,如过浮云,立本不固,斯须落去,更为枯树。”《晋书·王羲之传》:“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五:“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树湿。”元虞集《画枯木赋》:“夫谁画此枯树兮,临不食之散泉。”明刘基《彭泽阻风》诗:“枯树掛崖眠復起,老藤牵石坠还留。”杨朔《蚁山》:“蚂蚁时常借着一段砍剩的枯树桩子做梁架,一点一点衔着土粒往上垒。”

【湿】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湿】〔古文〕《唐韻》他合切《集韻》《正韻》託合切,音沓。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東武陽,入海。《水經注》濕水,出累頭山。一曰治水。又《廣韻》《集韻》《韻會》失入切《正韻》實執切,音與溼同。《說文》幽溼也。或作濕。又《集韻》叱入切,音蟄。濕濕,牛呞動耳貌。《詩·小雅》其耳濕濕。又鄂合切,音。濕隂,漢侯國名。又席入切,音習。與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濕。 《通雅》濕溼漯顯以形相借。《集韻》漯濕三字同。水出鴈門。○按《說文》濕水,卽禹貢孟子濟漯之漯。蓋濕乃漯本字也。後以漯爲濕,又轉以濕爲乾溼之溼。字原从糸作,不从亚。

寒雨飒飒枯树湿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