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ī shēng shì hǎo shì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生事】◎生事shēngshì(1)[maketrouble]∶制造麻烦;惹事非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水浒》第十四回造谣生事(2)[livelihood]∶指生计;境遇生事若何?
【生事】1.古代始丧之礼。谓人死后葬前以生人之礼供奉之。《礼记·檀弓下》:“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2.谓父母在世时奉事之。《孝经·丧亲》:“生事爱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邢昺疏:“言亲生则孝子事之尽於爱敬,亲死则孝子事之尽於哀慼。”《孔子家语·致思》:“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先垄》:“人子之于亲,苟亏生事之礼,虽葬与祭致其力,何足以言孝。”3.谓自专行事。《公羊传·桓公八年》:“遂者何?生事也。”何休注:“生犹造也,专事
【好是】是。唐白居易《吴中好风景》诗之二:“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唐王建《江楼对雨寄杜书记》诗:“竹烟花雨细相和,看著闲书睡更多。好是主人无事日,应持小酒按新歌。”2.真是;甚是。唐岑参《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诗:“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这门衣食好是低微,大清早母亲来叫,只得起来。”明王衡《郁轮袍》第三折:“我想昨日王维,好是作怪,回书也不见一箇字,不知是允我也不允我?”3.岂是。唐罗邺《谒宁祠》诗:“春生溪岭雪初开,下马云亭酹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