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hóng chéng tíng fēng|fěng léi
【泓澄】见“泓澄”。亦作“泓澂”。1.水深而清。晋左思《吴都赋》:“泓澄奫潫,澒溶沅瀁。”南朝梁简文帝《玩汉水》诗:“杂色崑崙水,泓澄龙首渠。”宋林逋《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元刘壎《隐居通议·地理》:“江西龙兴市心,有一方池临街,緑水泓澂,名曰洗马池。”2.指清澈的水。宋王禹偁《与方演寺丞觅盆池》诗:“涵星冰月无池沼,请致泓澄数斛盆。”
【停】1. 止住,中止不动:~止。~产。~学。~职。~顿。~刊。~战。~业。~滞。 2.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十~儿有九~儿是好的。 3. 暂时不继续前进:~留。~泊。 4. 妥当:~妥。~当。
【停】《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廷。行中止也。《釋名》停,定也。定於所在也。《王弼易傳》八卦復位,六爻遷次,周而復始,上下不停。又《關尹子·八籌篇》草木俄茁茁,俄停停。《註》停停,樸遬不長也。又叶徒當切,音唐。《韓愈·贈張籍詩》從喪期至洛,還走不及停。假道經盟津,出入行澗岡。 《復古編》本作亭,後人又別作停。
【风】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
【风】〔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
【雷】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 3.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 典
【雷】〔古文〕靁《唐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音罍。《說文》本作靁。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聲。象回轉形。《易·說卦》震爲雷。《禮·月令》仲春,雷乃發聲。又《禮·曲禮》毋雷同。《註》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又《司馬相如·大人賦》左冥而右黔雷。《註》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註》雷鼓,八面鼓也。又《韻會》雷門,會稽城門,有大鼓,聲聞百里。《前漢·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又《南部新書》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又山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