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

忽此丧元龟——哭仆射鄂公杨再思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cǐ hū guī|jūn|qiū sàng yuán

忽此丧元龟释义

【此】1. 这,这个,与“彼”相对:~间。~后。~生。长~以往(老是这样下去)。从~。因~。  2. 这里,这儿:到~为止。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忽】1.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2.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又《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又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又《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又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又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又姓。明有忽忠,忽明。又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又仲忽,人名。《前漢·古今

【龟】◎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 ◎ 同“皲”。 | ◎ 〔~兹(cí)〕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龟】〔古文〕《唐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韻會》居爲切,音騩。甲蟲之長。《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玉篇》文也,進也。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又《廣雅》龜貝,貨也。《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又星名。《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杜註》宋地。又山各。《詩·魯頌》奄有龜蒙。《毛傳》龜,

【丧元】掉头颅。亦泛指献出生命。《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赵岐注:“元,首也。”三国魏曹植《杂诗》之六:“国讎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晋潘岳《马汧督诔》:“建威丧元於好畤,州伯宵遁乎大谿。”郭沫若《蜩螗集·董老行》:“久将生死献人羣,丧元沟壑岂能挠?”漢

忽此丧元龟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