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回迹宴言非——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韵脚:上平八微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jì huí fēi yàn yán

回迹宴言非释义

【迹】1. 脚印:踪~。足~。血~。笔~。  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  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  4.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5.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迹】〔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迹。《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迹也。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踪迹。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

【回】1.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家。  2. 掉转:~首(回头看)。~顾。~眸。~暧。妙手~春。  3. 曲折,环绕,旋转:~旋。~肠。~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4. 答复,答报:~信。~话。~绝。  5.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事。  6.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分解。  7.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族。~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8. 姓。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非】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  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  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  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又《玉篇》下也。又《玉篇》隱也。又《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又《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又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又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又《韻會

【宴言】从容交谈。《北史·刘昉传》:“上柱国郕国公梁士彦、杞国公宇文忻、柱国舒国公刘昉等,朕受命之初,并展勤力,酬勋报効,荣高禄重。朝夕宴言,备知朕意。”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两日不奉宴言,岂胜瞻系。”宴饮谈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东莱王韩晋明篤好文学,疑彼製作,多非机杼,遂设讌言,面相讨试。”王利器集解:“讌言,谓讌饮言説也。”

回迹宴言非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