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杜秋娘诗并序

虎睛珠络褓——杜秋娘诗并序

韵脚:上三十二晧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bǎo hǔ 1 zhū luò

虎睛珠络褓释义

【褓】◎ 〔襁~〕见“襁”。

【褓】《唐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音保。《玉篇》小兒衣也。《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邸獄。《李奇註》褓,小兒大藉也。《孟康註》小兒被也。又通葆。《史記·魯世家》成王少在襁葆之中。《索隱》襁褓,古字少,假借用之。又通保。《封禪書》業隆于襁保。漢典考證:〔《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獄。〕 謹照原文郡下增邸字。 考證:〔《前漢·宣帝紀》曾孫雖在襁褓,猶坐收繫郡獄。〕 謹照原文郡下增邸字。

【虎】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虎】〔古文〕虝《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音滸。《玉篇》惡獸也。《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徐鉉註》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又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又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又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又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又與琥通。《吳志·裴松之

【睛】◎ 眼球,眼珠:眼~。目不转~。画龙点~。定~一看。

【睛】《廣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精。《玉篇》目珠子也。《靈樞經》陽氣上走,于目而爲睛。《管輅曰》人眼有方睛者多壽。《吳志·孫皓傳》歸命侯橫睛逆視。《韓愈·月蝕詩》念此日月者,爲天之眼睛。《師曠·禽經》鵁鶄,睛交而孕。又雙睛,鳥名。《拾遺記》堯時秪支國獻重明鳥,一名雙睛。能逐猛獸,使羣惡不爲害。今人元旦或刻木鑄金或晝雞牖上,卽其遺像。又《廣韻》《正韻》七靜切《集韻》《韻會》此靜切,音請。《字林》眳睛,不悅目貌。又《集韻》疾郢切,音穽。與睜同。

【珠络】缀珠而成的网络。头饰之一种。唐杜牧《少年行》:“春风细雨走马去,珠络璀璀白罽袍。”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冯拯姬媵颇众。在中书,密令堂吏市珠络,自持为遗。”明唐寅《进酒歌》:“洞庭秋色儘可沽,吴姬十五笑当炉,翠鈿珠络为谁好,唤客那问钱有无。”2.比喻晶莹连贯之物。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上至喷雪,则悬瀑落峯间,一若疋练下垂,一若玉筯分泻。分泻者,交縈石隙,珠络纵横。”此喻分泻的瀑布。郭沫若《下龙湾》诗:“群鱼跃海联珠络,万屿排空列画屏。”此喻跃海的鱼群。汉

虎睛珠络褓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