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捕蛇者说

呼嘘毒疠——捕蛇者说

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xū|shī dú|dài 4|4 hū

呼嘘毒疠释义

【嘘】1. 慢慢地吐气,呵气:~寒问暧。  2. 叹气:~唏(哭泣时抽噎)。仰天而~。  3. 火或气的热力熏炙:这点菜放到锅里~~。 | ◎ 叹词,表示反对,制止等:~,别出声!

【嘘】《唐韻》朽居切《集韻》《韻會》《正韻》休居切,音虛。《說文》吹也。《玉篇》吹噓。《聲類》出氣急曰吹,緩曰噓。《正韻》蹙脣吐氣曰吹,虛口出氣曰噓。吹氣出於肺屬隂,故寒。噓氣出丹田屬陽,故溫。《莊子·天運篇》孰噓吸是。又《徐無鬼》仰天而噓。《集韻》亦作吁。◎按正韻云:亦作呴喣欨。此三字匈于切,屬虞韻,噓屬魚韻,音切各異,正韻非。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御切,虛去聲。義同。○按諸韻書作噓。《字彙》《正字通》作噓。附十二畫,非,今攺正。

【毒】1.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气。~性。~饵。~药。~蛇。吸~。贩~。  2. 害,伤害:~害。~化。~杀。莫予~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3. 凶狠,猛烈:~辣。~计。~刑。狠~。恶~。  4. 恨,以为苦:令人愤~。 | ◎ 古同“玳”,玳瑁。 典

【毒】〔古文〕《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徒沃切,音碡。《博雅》惡也。一曰害也。《書·盤庚》惟汝自生毒。《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又深害曰漸毒。《莊子·胠篋篇》漸毒頡滑。又痛也,苦也。《詩·大雅》民之貪亂,寧爲荼毒。《後漢·蘇章傳》分骸斷首,以毒生者。《註》毒,苦也。又恨也。《馮衍·顯志賦》惡叢巧之亂世兮,毒縱橫之敗俗。《註》毒,恨也。《後漢·袁紹傳》令人憤毒。又藥名。《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鄭註》毒藥,藥之辛苦者。藥之物恆多毒。又《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

【疠】1. 瘟疫:~疫。  2. 恶疮。  3. 杀。 | ◎ 古同“癞”,癞病。 方言集汇

【疠】《廣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惡瘡疾也。《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史記·曹相國世家》時病癘歸國。又《玉篇》疫氣也。與同。《左傳·昭四年》癘疾不降。《註》癘,惡氣也。《後漢·順帝紀》上干和氣,疫癘爲災。又《韻會》通作厲。《史記·豫讓傳》桼身爲厲。《註》人體著桼,多生瘡。又《嚴安傳》民不夭厲。《註》病也。又《字彙補》借作勵。《漢衡方》砥仁癘義。《帝堯》癘我以仁。又《管子·五行篇》不癘雛轂。《註》癘,殺也。又《管子·問篇》戈戟之緊,其癘何若。《註》其淬癘可用如何。又《集韻》《韻會》《正韻》落蓋

【呼】1. 喊:~喊。~声。~吁。~天号(háo )地。  2. 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3.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  4. 象声词:~地跳起来。  5. 姓。

【呼】〔古文〕戲《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虍。《說文》外息也。《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又《廣韻》喚也。又《集韻》嗚呼,歎辭。《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又通作乎。《詩·大雅》於乎小子。又通作虖。《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又姓。《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前漢·匈奴傳》呼衍氏。《註》師古曰:卽今鮮姓呼延者是也。又呼沱,水名。《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又草名。《爾雅·釋草》蓫薚,馬尾。《疏》蔏,一名夜呼。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又《禮

呼嘘毒疠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