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谏诤知无补——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出处之意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wú bǔ zhī|zhì jiàn zhèng

谏诤知无补释义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补】1.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葺。亡羊~牢。  2.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充。贴~。~习。滋~。  3. 益处:不无小~。于事无~。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谏诤】◎谏诤jiànzhèng[criticizesb.’sfaultsfrankly]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谏诤即见听。——《

【谏诤】直言规劝。《韩诗外传》卷十:“言文王咨嗟,痛殷商无辅弼諫諍之臣而亡天下矣。”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歷观秦汉以及五代,諫諍而死,盖数百人。”一本作“諫争”。叶君健《自由》十四:“吴春茂说这番话的态度,正如一个忠臣在对皇帝进行谏诤一样,语调非常诚恳。”

谏诤知无补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