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秦王饮酒

劫灰飞尽古今平——秦王饮酒

韵脚:下平二仙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uī fēi jìn|jǐn jié píng gǔ jīn

劫灰飞尽古今平释义

【灰】1.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纸~。~烬。洋~。~飞烟灭。  2. 尘土:~尘。  3. 特指“石灰”:~墙。~膏。  4. 黑白之间的颜色:~色。~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沉沉。  5. 志气消沉:心~意懒。

【灰】《唐韻》呼恢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回切,音虺。《說文》死火餘也。从火从又。又手也。火旣滅可以執持。《禮·月令》毋燒灰。《註》爲傷火氣也。火之滅者爲灰。又《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潄。衣裳垢,和灰請澣。《周禮·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時入之,以權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後漢·杜篤傳》皤康居灰珍奇。又葭灰。《前漢·天文志》氣之法,竹爲管,葭莩爲灰,爲室三重,布緹幔,木爲案,內庳外高,加律其上,氣至灰飛。又劫灰。《高僧傳》漢武穿昆明池,得黑灰,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梵人。後竺法蘭至,問之,

【飞】1.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2.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3.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 极,特别地:刀子~快。  5.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6.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7.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网

【飞】〔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又桑飛,鷦鷯別名。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又借

【尽】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 1. 极,最:~底下。  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劫】1. 强取,掠夺:~掠。洗~。~道。~富济贫。  2. 威逼,胁制:~持(要挟,挟持)。~制。  3. 灾难:~数(shù)(佛教指注定的灾难)。~难(nàn)。浩~(大灾难)。遭~。~后余生。 典

【劫】《唐韻》居怯切《集韻》《韻會》訖業切,音衱。《說文》欲去以力脅止曰劫。一曰以力去曰劫。《徐曰》會意。《玉篇》强取也。《正韻》奪也,勢脅也。《禮·儒行》劫之以衆。又《韻會》劫劫,猶汲汲也。《韓文》人皆劫劫。又《傅毅·舞賦》形態和神意協,從容得志不劫。《註》言雍容不相廹也。又浩劫,宮殿大階級也。《杜甫·玉臺觀詩》浩劫因王造,平臺訪古遊。《韻會》通作刧。亦通作刦。

【平】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  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  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  4. 安定、安静:~安。~服。  5. 治理,镇压:~定。  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  7. 和好:“宋人及楚人~”。  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  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  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  11. 姓。  12. 〔~假(jiǎ )名〕日本

【平】〔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又治

【古今】◎古今gǔjīn[ancientandmodern]古代和现代古今差异

【古今】古代和现今。《礼记·三年问》:“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唐杜甫《登楼》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宋曾巩《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质之於古,实应先王之法;施之后世,可以推行:诚古今之通议也。”朱自清《论老实话》:“天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老实话’。”

劫灰飞尽古今平用户点评
tx
呐喊者1

劫灰飞尽,古代的灰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逝,历史的包袱重压在现代人的肩头。这种写法透露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过去的回味,同时也承载了一种浓重的沉重感和无奈之情。

2024-11-29 16:56:28
tx
风的女士

这句诗中的“劫灰”一词隐含着人们历史记忆的残缺与佚失,仿佛我们只能在灰尘中摸索着过去的踪迹。而“飞尽”则暗示了这些记忆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逝殆尽,不复存在。这种冷酷的写法迫使人们想要阻止时间的流逝,留住历史的断片。

2024-11-29 16:39:07
tx
Rosebud

劫灰飞尽古今平。这句诗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而凄凉的氛围。韵律上,平仄相对应,平平仄仄平平,使整首诗更加流畅。用词上,劫灰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历史的残酷和不容回避的事实,飞尽一词则让人感受到灰尘和腥气飞扬的画面。意境上,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一切消逝的不可避免。

2024-11-29 16:32:36
tx
快乐丫头

诗句采用了“飞尽”二字,与“劫灰”形成了独特的对峙。飞尽,凄凉的形象表达了无尽的劫灰,暗示着历史的无限残酷和毁灭。这种极端的对比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2024-11-29 16:31:23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