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戏赠杜甫(以下见《唐诗纪事》)

借问别来太瘦生——戏赠杜甫(以下见《唐诗纪事》)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jiè wèn bié lái tài shòu shēng

借问别来太瘦生释义

【借问】ièwèn[mayIask]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借问酒家何处有?

【借问】问。《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唐任华《寄杜拾遗》诗:“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元萨都剌《宫词》:“骏马骄嘶懒着鞭,晚凉骑过御楼前。宫娥不识中书令,借问谁家美少年。”2.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唐韩愈《送僧澄观》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宋姜夔《昔游诗》:“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别来】1.离别以来。南朝宋谢惠连《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唐窦群《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太瘦生】太瘦,很瘦。生,语助词。唐李白《戏赠杜甫》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么生’、‘何似生’之类。”

借问别来太瘦生用户点评
tx
星河漫舞

可怕的是,这句诗太过贴切了!啊哈哈!我就是那种别来就会变得骨瘦如柴的人!每次一别,我的身材就像榆木疙瘩一样消瘦!小伙伴们见到我的时候肯定会以为我做了急剧减肥呢!不过说真的,我可不想成为"别来太瘦生"的人啊!

2025-04-14 16:46:11
tx
独自流泪

真希望这位太瘦生是个娇蛮子,哦不好意思是个大小姐,东京来的大小姐!那该多喜剧啊!整天埋怨东京怎么瘦瘦小小的,然后别人就问他,啊,你连瘦瘦小小的城市都受不了啊?

2025-04-14 16:36:40
tx
自由幻想

这句诗通过精确的用词和排列,构建了一种离奇而深邃的意境。"太瘦生"是诗人借用的一种生命形象,暗示了诗人对于病痛与衰弱的担忧与思考。同时,通过与"别来"搭配,使得诗中的形象更加强烈而挥之不去。整句诗字数恰到好处,令人读来如行云流水,折射出人生的无奈和自省。

2025-04-14 16:00:57
tx
巧克力牛轧糖

这位作者真是万能啊!一句话里面直接包括了借问、别来、太瘦、生命四个关键词,真是越简单越真理啊!你们说他是不是为了证明他是一个懂生活的人呢?这就好像咱问别人去东京玩儿怎么走,结果别人告诉你东京离你很远一样,不是说明他很懂,而是他懒得解释!哈哈哈

2025-04-14 15:59:11
tx
追逐星辰的人

嘿!大家好啊!今天我们来点评一下这句超级典型的古文,就是那句“借问别来太瘦生”。首先,翻译过来就是“请问你是不是个太瘦的人啊”。你们说这是什么情况嘛?作者是不是在调侃一个人太瘦了?还是说作者够直接,问话不带遮掩?

2025-04-14 15:03:57
tx
笑看红尘

这句诗的韵律优美动听,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感染力。首先,"借"与"来"音同而意相关联,以音乐的方式为诗句注入了韵律。其次,"别来"中的"别"字与之前的借问构成了一种声音的呼应。整句诗中的律动感,使得诗意更加卓越,催发出读者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2025-04-14 14:16:11
tx
琴心剑魄

当然,我理解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一场别离的悲伤,但是嘿嘿,这种方式表达的有点夸张了吧!难道别来一次就会变得骨瘦如柴不可自持吗?难道来一次就会让你的身材像萝卜一样细长吗?不管怎么说,这句诗真是森严了点哈哈!

2025-04-14 14:15:42
tx
梦幻的海湾

哎呀呀,这个太瘦生还挺迷人的嘛!要是有人借问我能不能给他介绍一下太瘦生,我肯定第一个回答:“抱歉,这位太瘦生不在我变态长满了痘痘的生活圈子里,不好意思,找别人吧”。看着有点意思嘛,我猜藏在这句古文里的秘密就是:这位太瘦生肯定很难get到各位人士的联系方式啊!哈哈哈哈

2025-04-14 14:02:42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