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七言

金锤灼灼舞天阶——七言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jīn chuí zhuó zhuó 3 tiān jiē

金锤灼灼舞天阶释义

【金】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  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3. 钱:现~。基~。挥~如土。  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  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

【金】〔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

【锤】1. 配合秤杆称(chēng )轻重的金属块:秤~(秤砣)。  2. 敲打物件的器具:~子。铁~。  3. 用锤敲打:~打。~炼(a.磨炼;b.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技艺等精炼、纯熟)。千~百炼。  4. 古代的一种兵器,柄的上头有一个金属圆球:铜~。  5. 古代重量单位,一锤等于八铢(一说六铢)。

【锤】《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正韻》直追切,音鬌。《說文》八銖也。《淮南子·詮言訓》雖割國之鍿錘以事人。《註》六兩曰鍿,倍鍿曰錘。◎按此與說文解異。又《玉篇》稱錘也。《博雅》權謂之錘,其形垂也。《韻會》或作鎚。又《博雅》重也。《揚子·方言》重也。東齊之閒曰錪,宋魯曰錘。《註》錘,直垂反。又與垂同。《揚子·太經》錘以玉鐶。又人名。《前漢·郊祀志》使黃錘史寬舒受其方。《註》二人皆方士。錘,直垂反。又縣名。《史記·惠景閒侯者年表》錘侯呂通。《索隱註》縣名。屬東萊。又《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

【灼灼】◎灼灼zhuózhuó(1)[shining;brilliant]∶耀眼,光亮若日出之灼灼。——《新书》(2)[clear]∶明白地灼灼如此漢

【灼灼】1.明亮貌。晋傅玄《明月篇》:“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暉。”唐韩濬《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灼灼千门晓,煇煇万井春。”《封神演义》第七五回:“余元的寳剑,光华灼灼。”鲁迅《野草·腊叶》:“今夜他却黄蜡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复似去年一般灼灼。”2.鲜明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晋陆机《拟青青河畔草》诗:“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唐杨衡《寄赠田仓曹湾》诗:“芳兰媚庭除,灼灼红英舒。”《花月痕》第十三回:“隔水望芙蕖,芙渠红灼灼。”3.明白貌。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天下福若无

【舞】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  2. 耍弄:~弊。~文弄墨。

【舞】〔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

【天阶】亦作“天堦”。1.宫殿的台阶。多借指朝廷。汉张衡《东京赋》:“登圣王於天阶,章汉祚之有秩。”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无由謁天阶,却欲归沧浪。”《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季布得官而谢勑,拜舞天堦喜气新。”明张凤翼《红拂记·华夷一统》:“听歌謳欢腾万方,天阶拜祝霞觴。”2.天宫的殿阶。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唐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一躡以上下。”

金锤灼灼舞天阶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