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入一屋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qiě|jū zāo chái láng zhú
【且】1.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大。尚~。况~。 2. 表示暂时:苟~偷安。姑~。 3. 表示将要、将近:城~拔矣。年~九十。 4.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走~说。 5. 表示经久:这双鞋~穿呢! 6.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说。 7. 姓。 | 1.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2. 多的样子。 3. 农历六月的别称。 4.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 5. 古同“趄”,趑趄。 典
【且】〔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遭】1. 遇见,碰到(多指不幸或不利的事)。~遇。~难(nàn)。~受。~殃。~灾。~扰(婉辞,指受招待)。 2. 周,圈:周~。转了一~。 3. 次:一~生,两~熟。
【豺狼】◎豺狼cháiláng(1)[jackalsandwolves]∶豺和狼(2)[cruelandevilpeople]∶比喻贪婪残忍的人
【豺狼】1.豺与狼。皆凶兽。《楚辞·招魂》:“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2.比喻凶残的恶人。《东观汉记·阳球传》:“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鴟梟悉伏其辜。”唐李白《古风》之十九:“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明何景明《述怀》诗:“豺狼满地无行路,戎马他乡有战尘。”《天安门诗抄·扬眉剑出鞘》:“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逐】1. 强迫离开:~客令。放~。驱~。 2. 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步。~个。~渐。~年。~一。 3. 追赶:~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争相取胜)。追~。笑~颜开。
【逐】〔古文〕《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韻會》仲六切,音軸。《說文》追也。《左傳·隱九年》祝逐之。又《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又《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又《管仲傳》三仕三見逐。又《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又《正韻》逐逐,篤實也。又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又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又《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又《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