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卧病喜惠上人、李炼师、茅处士见访,因以赠

旷迹逃玄纁——卧病喜惠上人、李炼师、茅处士见访,因以赠

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kuàng táo jì xuán xūn

旷迹逃玄纁释义

【旷】1. 空阔:空~。~远。~野。地~人稀。  2. 开朗,心境阔大:~达。心~神怡。  3. 相互配合的东西之间空隙过大:这双鞋穿着太~了。  4. 荒废,耽误:~工。~时持久。~日经年。  5. 长时间所无:~代伟人(当代无人比得上的伟大人物)。~古绝伦。盛世~典(兴盛时代的罕见难逢的隆重典礼)。  6. 姓。 典

【旷】〔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壙。《說文》明也。《後漢·竇融傳》則曠若發曚。《註》曠,明也。又《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傳》曠,空也。《前漢·賈山傳》曠日十年。《註》師古曰:曠,空也,廢也。《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彌曠十餘旬。《註》《倉頡篇》曰:曠,疎曠也。又《博雅》曠,遠也。曠曠,大也。《篇海》久也,豁也。《廣韻》又姓。

【逃】1.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跑。~敌。~匿。~遁。~逸。  2.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避。~难(nàn )。~汇。~税。~世(避世)。 典

【逃】〔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亡也。《書·牧誓》乃惟四方,多罪逋逃。《註》謂有罪逃亡之人也。又《廣韻》避也,去也。《史記·吳世家》季札讓逃去。《註》謂讓位而逃也。《後漢·謝該傳》良才抱璞而逃,所謂往而不返者也。又通作跳。逸去也。《史記·高祖紀》項羽圍成臯,漢王跳。《註》跳,音逃。《前漢·燕王澤傳》跳驅至長安。又叶田黎切,音題。《劉歆·列女贊》衞君不聽,後果遁逃。許不能救,女作載馳。 《集韻》逃,俗作迯,非是。,古文造。漢典考證:〔《史記·高帝紀》項羽圍成臯,漢王跳。〕 謹照

【迹】1. 脚印:踪~。足~。血~。笔~。  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  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  4.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5.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迹】〔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又凡功業可見者曰迹。《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又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迹也。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踪迹。又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

【玄纁】和浅红色的布帛。《书·禹贡》:“厥篚玄纁璣组。”《左传·哀公十一年》:“公使大史固归国子之元,寘之新篋,褽之以玄纁,加组带焉。”杨伯峻注:“此谓以红黑色与浅红色之帛作垫。”2.后世帝王用作延聘贤士的礼品。《后汉书·隐逸传·韩康》:“桓帝乃备玄纁之礼,以安车聘之。”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举措》:“玄纁以聘幽隐。”唐陈陶《经徐穉墓》诗:“凤皇屡降玄纁礼,琼石终藏烈火诗。”宋王禹偁《酬种放征君》诗:“玄纁与丹詔,恩礼诚非薄。”清方文《送刘孔安北上》诗:“主圣相且贤,玄纁降茅茨。”

旷迹逃玄纁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