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uàn dùn lì máo yǔ|yù|yú
【愿】1. 乐意,想要:宁~。~意。情~。自~。 2. 希望:~望。志~。但~。夙~(亦作“宿愿”)。如~以偿。事与~违。 3. 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许~。还~。 4. 老实谨慎,恭谨。
【愿】《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又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又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又《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盾】1.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 2.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银~。
【盾】《唐韻》食尹切《集韻》《韻會》豎尹切,犉上聲。《說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釋名》遯也。跪其後,避以隱遯也。《詩·秦風》龍盾之合。《傳》盾,干也。畫龍於盾,合而載之,以蔽車也。《左傳·定八年》虞人以鈹盾夾之。《周禮·夏官》司兵掌五盾。《註》干櫓之屬。《齊語》管子曰:制輕罪,贖以鞼盾一戟。《註》綴革有文,如繪也。《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註》署之于脅,故名。《宋史·兵農志》楊偕獻所製神盾。《元史·世祖紀》馬八國進銅盾。又鉤盾,宦者近署。《前漢·昭帝紀》上耕于鉤盾弄田。又官名。《唐書·百官志》鉤盾署令
【力】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 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 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 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 5. 姓。
【力】〔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林直切,陵入聲。《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增韻》筋,力氣所任也。《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孟子》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又勤也。《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註》師古曰:力,勤也。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註》力,猶務也。又《後漢·
【矛】◎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头。
【矛】〔古文〕鉾《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謀。《說文》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徐曰》鉤兵也。《書·牧誓》立爾矛。《傳》矛長,故立之於地。《詩·秦風》厹矛鋈錞。《傳》三隅矛也。《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疏》矛如鋋而三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註》八尺曰尋,倍尋爲常。酋夷,長短名。《史記·仲尼弟子傳》越使大夫種以屈盧之矛賀吳王。《尉繚子制談篇》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矛戟也。《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又言不相副曰矛盾。《
【与】1. 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 给:赠~。~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 ◎ 参加:参~。~会。 | ◎ 同“欤”。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