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去八未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guō fèi pín|bīn shí|dàn zhǔ lú zào
【锅】1. 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器具:饭~。铁~。砂~。火~。~炉。~饼。~巴。~烟子。 2. 形状像锅的东西:烟袋~。
【锅】《廣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玉篇》車釭。《揚子·方言》車釭,齊燕海岱之閒謂之鍋。又《玉篇》盛膏器。《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盛膏者乃謂之鍋。又《廣韻》溫器。《正字通》俗謂釜爲鍋。又《玉篇》公禍切,音過。義同。又《集韻》古火切,音果。刈鉤也。與鐹同。 《集韻》或作鈛。
【沸】1. 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点。~水。~涌。~腾(亦喻事物蓬勃发展或情绪高涨)。~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人声鼎~。 2. 波涌的样子:~郁(a.翻涌的样子;b.愤懑不平的样子)。 汉
【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味切,音芾。涫也。《詩·大雅》如沸如羹。又水名。《王子年·拾遺記》蓬萊山有沸水,飮者千歲。又井名,潭名。《水經注》曲阿季子廟前井及潭常沸,故名井曰沸井,潭曰沸潭。《謝惠連·雪賦》沸潭無涌,炎風不興。又《集韻》《正韻》敷勿切《韻會》分勿切,音拂。灑也。又觱沸,泉出貌。《詩·小雅》觱沸檻泉。又《正韻》滂佩切,音配。波涌貌。《司馬相如·子虛賦》水蟲駭波鴻沸。又怒貌。《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又與潰同。沸渭,不安貌。《王褒·洞蕭賦》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渭。《註》沸或爲潰,扶味
【频】1. 屡次,连次:~繁。~仍。~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率(lǜ)。~谱。捷报~传。 2. 危急:“国步斯~”。 3.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行”。 4. 古同“颦”。 | ◎ 古同“濒”,水边地。
【频】〔古文〕《唐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毗賔切,音顰。《玉篇》急也。《廣雅》比也。《詩·大雅》國步斯頻。《傳》頻,急也。《箋》頻猶比也。國家之政,行此禍害比比然。又姓。《風俗通》漢有酒泉太守頻暢。又《說文》水厓。《徐鉉曰》今俗別作水濵,非是。《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傳》頻,厓也。《箋》頻,當作濵。又與顰同。《易·復卦》頻復厲无咎。《註》謂頻蹙之貌。又果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幷閭。《註》仁頻,賔榔也。頻或作賔。漢典考證:〔《詩·大雅》地之竭矣,不云自頻。〕 謹照原文地改池。 考證:〔《
【石】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石】〔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又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又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又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又量名。十斗
【煮】◎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饭。~字(喻书生玩味文字)。~豆燃箕(喻骨肉相残)。~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炉灶】炉子和灶的统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僧》:“歷火燄山,山重重,气熏腾若炉灶。”萧红《生死场》四:“﹝赵三﹞摇闪的经过炉灶,通红的火光立刻鲜明着。”鑪竈:炉子和灶的统称。汉王充《论衡·物势》:“燃炭生火,必调和鑪灶,故为之也。”唐拾得《诗》之二四:“鑪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