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屡貌寻常行路人——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lǚ mào xún cháng xíng lù rén

屡貌寻常行路人释义

【屡】◎ 接连着,不止一次:~次。~年。~见不鲜。~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战~捷。 典

【屡】〔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貌】1. 面容:面~。容~。~相。以~取人。  2. 外表的样子:礼~。~合神离。道~岸然。  3. 外观:全~。  4. 古书注解里表示状态、样子,如“飞貌”指飞的样子。  5. 描绘,画像:“命工~妃于别殿”。 网

【寻常】úncháng[ordinary;usual;common]普通,一般不寻常的来客岐王宅里寻常见。——唐·杜牧《江南春绝句》寻常巷陌。——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寻常】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六尺为常。喻短或小。《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杜预注:“言争尺丈之地,以相攻伐。”杨伯峻注:“寻常意谓尺寸之地。”《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夫器宏者,耻效以圭撮之任;足逸者,难局以寻常之地。”2.比喻长或多。《韩非子·扬权》:“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陈奇猷集释引旧注:“四指为扶。上於度量少有所

【行路人】亦比喻不相关的人。《文选·苏武<五言诗>之一》:“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吕延济注:“天下四海,道合即亲,谁为行路之人相疏者。”唐杜甫《丹青引》:“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屡貌寻常行路人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