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观放鱼歌

鳗鳣鲇鳢鳅——观放鱼歌

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lǐ mán qiū zhān|shàn

鳗鳣鲇鳢鳅释义

【鳢】◎ 〔~鱼〕身体圆筒形,青褐色,头扁,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为淡水养殖业的害鱼。肉可食,亦称“黑鱼”、“乌鳢”。 方言集汇

【鳢】《唐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第切,音禮。《說文》鱯也。《爾雅·釋魚》鱧。《註》鮦也。《詩·小雅》魚麗于罶,魴鱧。《正字通》今烏魚。又與蠡同。《本草》蠡魚。一名鮦魚,生九江。《註》蠡今皆作鱧字。

【鳗】1. 〔~鲡鱼〕身体细长,前圆后扁,生活在淡水中,到海洋产卵。肉含丰富脂肪。亦称“白鳝”、“白鳗”,简称“鳗”。  2. (鰻)

【鳗】《唐韻》母官切《集韻》《韻會》謨官切,音瞞。《說文》魚也。《廣韻》鰻鯠,魚也。《本草》鰻鱺似鱓而腹大。又《通雅》桂林有石鰻,出洞穴,性涼。又《廣韻》《集韻》無販切,音萬。義同。

【鳅】1. 〔泥~〕鱼,体圆,尾侧扁,皮上有黏液很滑。生活在河湖、水田等处,常钻在泥中,肉可食。常用以喻人的滑头。  2. (鰍) 方言集汇

【鳅】《集韻》同鰌。zdic.net汉典

【鳣】◎ “鲟鳇鱼”的古称。 | ◎ 古同“鳝”。 典 方言集汇

鳗鳣鲇鳢鳅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