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àn zhuāng 2 xī nián
【艳】1. 色彩鲜明:~丽。~冶。鲜~。娇~。百花争~。 2. 羡慕:~羡。 3. 旧时指关于爱情方面的:~事。~诗。~史。 4. 美丽,亦指美女:“吴娃与越~,窈窕夸铅红。”
【艳】《類篇》與豔同。詳豆部豔字註。
【妆】1. 修饰、打扮:化~。~饰。~点。 2. 供打扮用的物品,演员的衣装服饰:上~。卸~。 3. 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嫁~。 4. 修饰,打扮的式样:时~。古~。
【妆】《廣韻》《集韻》側羊切《正韻》側霜切,音莊。《說文》飾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靚妝刻飾。《後漢·梁冀傳》冀妻孫壽,美而善爲疾態,作愁眉啼妝。《天寶遺事》妃施粉于兩頰,號淚妝。識者以爲不祥。《通鑑》周天元帝禁天下婦女施粉黛,皆黃眉黑妝。 从女,牀省聲。俗作粧娤。
【梅】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 2. 姓。
【梅】〔古文〕槑《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模杯切《韻會》謀杯切,音枚。或作槑、楳,亦作。《說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又《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似杏實酢者也。又《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又《爾雅·釋木》朹檕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又《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
【昔年】īnián[informeryears]前几年;从前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昔年】前。唐孟浩然《与黄侍御北津泛舟》诗:“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宋贺铸《减字浣溪沙》词之一:“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清赵翼《瓯北诗话·诗人佳句》:“鶯花不管兴亡事,妆点春光似昔年。”
“梅艳昔年妆”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意境,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岁月的留痕和女性的美丽。诗人通过对梅花妆的描绘,让人们联想到女性过去的美丽和青春,引发共鸣,赞美了女性的美丽和坚韧。整首诗给人一种既凄美又动人的感觉。
再者,用词别致,古雅之味溢于诗境。显得更加神秘和高深莫测,有一种恬默之美,既有凄惋万分,又过目难忘。梅美妍艳,如花之冢;昔年生辉,已成旧梦。
这个诗句运用了形象鲜明的写作手法,使人能够感受到梅花妆的美丽和青春的气息。韵律流畅,用词精准,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难以忘怀。字符之间的温柔与坚毅形成对比,凸显了女性的柔美与自强。
古人所言:“茫茫春雪中,悄悄几枝梅。”古有梅花贞洁之美,诗人借花之貌,表此山清水秀,倾诉自己内心。“梅艳昔年妆”中的“昔年”,寄托了诗人对年少时光的怀念之情,此种惆怅又温婉,诗情画意,可谓妙至极致。非常值得玩味和咀嚼。
总之,“梅艳昔年妆”一诗,用字恰当,意境高远。从表象美感到内涵寓意,充满了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与感慨。取意高雅,诗情画意,发人深省,使读者不禁陷入对岁月终将逝去的思量之中。诗人之心发人深思,实非等闲可及。
而“妆”字,则展示了诗人对梅花装扮的想象。以“梅艳昔年妆”之词,潜喻人生中的装束变幻无常。岁月如梅,发妆易改也。含有一种浅浅的忧愁和无奈,人比梅花能保住自我与初心吗?女子保有爱美之心,梅花或与“鲜丽”相似,可“十分妩媚”。
其次,“梅”“艳”之字,自上古至今,皆传神之字。梅凭芳姿,为众所周知;艳则表明其美艳华丽,美不可方物。此种表达手法立意独特,令人拍案叫绝。同时,诗的意象深邃玄妙,运用盛放得当,不见重复,增加了诗的艺术魅力。
梅艳昔年妆,字面之外蕴含深意。形容梅花的妆容明艳动人,似昔年之景,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与韵味。诗人运用"梅"字,抒发对于凡尘世间事物的感慨与思考,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雅致之情,尽显于诗中。笔者愿以文言文的方式,分述五点评论其所蕴含之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