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庆清朝(木芙蓉)

妙笔丹青——庆清朝(木芙蓉)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bǐ miào dān qīng

妙笔丹青释义

【笔】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  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  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  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  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  6. 量词,指钱款:一~钱。  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笔】《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漢典考證:《廣韻》鄙密切《韻會》逼密切《正韻》壁吉切,音必。《釋名》筆,述也。述事而書之也。《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註》蜀人呼筆爲不律也。《說文》楚謂之聿,吳人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古今注》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卽謂之筆。秦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稱於時。蒙恬造筆,卽秦筆耳。以枯木爲管,鹿毛爲柱,羊毛爲被,所謂蒼毫也。彤管赤漆耳,史官記事用之。《法書攷》虞世南云:筆長不過六寸,眞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註》筆,謂書具

【妙】1. 美,好:~语。~不可言。美~。~境。~处(chù)(a.好的地点;b.美妙的方面)。绝~。~趣横生。  2. 奇巧,神奇:巧~。~计。~用。奥~。~笔生花。灵丹~药。  3. 青春年少:~年。~龄。

【妙】《廣韻》《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廟。神妙也。《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又少年也。《杜甫詩》明公獨妙年。又纖媚也。《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又姓。見《姓苑》。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漢·三老袁君》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別作玅。漢典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卦。 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

【丹青】◎丹青dānqīng[painting]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漢

【丹青】1.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史记·李斯列传》:“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土则丹青赭堊。”颜师古注:“张揖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2.红色和青色。亦泛指绚丽的色彩。汉陆贾《新语·道基》:“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丹青玄黄琦瑋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唐陈子昂《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诗:“山水丹青杂,烟云紫翠浮。”3.指画像;图画。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迥出

妙笔丹青用户点评
tx
守护者

《妙笔丹青》一句诗,字字皆妙。落落大方的字体承载着深厚的艺术底蕴,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受。字中所寓,触动人心,令人思之若泉涌,引人入胜。此诗意韵出众,气象高远,仿佛一抱香气扑鼻而来,使人如沐春风,洗涤尘世烦忧。

2025-04-17 16:48:18
tx
浪子回头

通过使用简单明了的词句,配合上述所述的韵律和用词手法,诗人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个神秘、广阔的艺术天地。

2025-04-17 15:33:59
tx
心灵的画图

同时,诗人通过巧妙选择了“妙”、“笔”、“丹”、“青”四个形象鲜明的词语,使得整句诗凝聚了艺术创作的精华。

2025-04-17 15:31:02
tx
呐喊者1

妙笔丹青,诗中之宝,才情之箭也。此诗字字铿锵有力,穿透心灵,震撼世界。用字犹如琴弦,动人之处沁人心脾;构思似画卷,细腻之处酣畅淋漓。观此诗,若闻鸟儿啼鸣,若见花儿盛开,真真妙笔令人神往。

2025-04-17 15:23:08
tx
丸子球球77

《妙笔丹青》一句诗,犹如一幅精致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此诗意境高雅,笔法巧妙,品味之中,仿佛聆听着笔尖飞舞的声音和颜料溅落的声音,使人不禁感慨万分,对艺术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2025-04-17 15:12:18
tx
笹祥尔Gl

在这个意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无边的想象空间,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艺术画卷之中。

2025-04-17 15:12:17
tx
SweetSunrise

此诗情景交融,景象形象逼真。如同画家用笔触一般,将一幕幕美好画面跃然纸上。其中的对比与衬托,更是使得作品生动有趣。巧妙之笔点出情感之处,使人心为之动容,刻骨铭心。此诗堪称丹青妙笔之佳作,让人身临其境,心驰神往。

2025-04-17 14:43:16
tx
云里雾里

通过运用巧妙的韵律、精致的用词与创造性的意境构建,诗人成功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灵。

2025-04-17 14:42:38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