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送特进李峤入都袝庙

庙堂须鲠议——送特进李峤入都袝庙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xū miào táng gěng yì

庙堂须鲠议释义

【须】1.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2.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3.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4. 〔~臾〕片刻,一会儿。  5.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庙堂】iàotáng(1)[temple]∶庙宇(2)[imperialcourt]∶指朝廷

【庙堂】的殿堂。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故庙堂有枯杨之瑚簋,穷谷多不伐之梓豫也。”2.朝廷。指人君接受朝见、议论政事的殿堂。《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淮南子·主术训》:“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晋书·宣帝纪》:“帝曰:‘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埸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朝廷。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百姓嗷嗷苦横征

【鲠议】刚直的议论。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求谏》:“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鯁议,致天下太平。”

庙堂须鲠议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