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十姥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shǔ|zhǔ 2 bù dì yī jiào fāng
【属】1. 同一家族的:亲~。眷~。烈~。 2. 类别:金~。吾~。 3.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于。~下。~地。归~。直~。附~。隶~。 4.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5. 系,是:~实。纯~谣言。 6.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相。 | 1. 连缀,接连:~文。~和(hé)。 2. (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望。~意。 3. 古同“嘱”,嘱咐,托付。 4.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 5. 恰好遇到:~京师乱。
【属】《正字通》俗屬字。(屬)《廣韻》《集韻》之欲切《韻會》朱玉切,音燭。《說文》連也。从尾蜀聲。《徐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从尾。《廣韻》聚也,會也。《周禮·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註屬聚也。《孟子》乃屬其耆老而告之。又托也,付也。《左傳·隱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又恭也。《禮·禮器》屬屬乎其忠也。《註》屬屬,恭貌。又續也。《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又《晉語》必屬怨焉。《註》屬,結也。又足也。《左傳·昭二
【名】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 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不可~状。 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 7. 占有: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名】《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又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又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又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又《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又名號也。《儀
【部】1.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 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 3. 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 4. 安置安排:~署。 5. 量词:一~小说。三~汽车。
【部】《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音蔀。《集韻》總也,統也。《前漢·地理志》凡十三部置刺史。《後漢·宗室傳》柱天都部。《註》柱天者,若天之柱。都部者,都統其衆也。又《廣韻》署也,六卿之署曰六部。又分也。《荀子·王霸篇》名聲部發於天地之閒。《註》部,猶分布。言聲稱四溢也。又《正韻》部曲也。《前漢·李廣傳》行無部曲。《註》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廣尚易,不立部曲也。又星辰布列亦曰部。《史記·歷書》分其天部。《註》分部二十八宿爲距度也。又五行謂之五部。《前
【第一】ì-yī(1)[thefirst(1st);firstly;primarily;atthehead;inthefirstplace]∶排在最前的排名第一(2)[first;mostimportant]∶首要的,最重要的质量第一
【第一】次序居首位或首位的。《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宋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诗:“将军破贼自草檄,论诗説剑俱第一。”《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杜子春﹞急鬆鬆跟着老者径到西廊下第一间房内,开了壁橱,取出银子。”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2.形容程度最深;最重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常以正月、二月预收乾牛羊矢,煎乳第一好:草既灰汁,柴又喜焦;乾粪火软,
【教坊】agrave;ofǎng[officeinchargeofimperialmusic]古时管理宫廷音乐、舞蹈、戏曲的官署名属教坊第一部。——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坊】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唐武德后在禁中设内教坊,其官隶属太常;武则天改称为“云韶府”。神龙年间恢复旧称。玄宗开元二年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洛阳、长安又各设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为教坊使,从此不隶属太常。宋元两代亦有教坊;明代教坊司,隶属礼部。至清雍正时始废。南唐李煜《破阵子》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嘱付你仙音院莫怠慢,道与你教坊司要迭办,把箇太真妃扶在翠盘间。”《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从太祖皇帝定天下,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