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yì jiàn|xiàn mù guāng cǎi
【亦】1.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2.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3.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4.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5. 姓。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暮】1.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 2.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光彩】◎光彩guāngcǎi(1)[shine]∶光辉;光芒(2)[glory;honour]∶荣耀他当劳模,大家光彩他活得多么纯洁,多么高尚,多么光彩啊!——《路标》◎光彩guāngcǎi[sheenful]明亮而华丽。也作“光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曹植《美女篇》
【光彩】亦作“光采”。1.光辉;光芒。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真腊夷献万年蛤,光彩若月。”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诗:“秋空明月悬,光彩露霑湿。”茅盾《子夜》七:“一缕冷意从他背脊上扩散开来,直到他脸色发白,直到他的眼睛里消失了勇悍尖利的光彩。”2.光辉和色彩。三国魏曹丕《芙蓉池作》诗:“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3.光亮而华丽。《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簪珥光采,袿裳鲜明。”《老残游记》第二回:“那楼臺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