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4 qióng wén
【佩】1. 挂,带:~带。~戴。~剑。 2. 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玉~。 3. 心悦诚服:~服。钦~。敬~。可~。
【佩】《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悖。《釋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陪貳也。一德佩,一事佩。《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左傳·閔二年》晉狐突曰:佩衷之旗也。《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又》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又》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又《論語》去喪無所不佩。又《白虎通》農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婦人佩鍼縷。又水縈紆謂之佩。《水經注》鮑丘水北佩謙澤,眇望無垠。又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
【琼文】1.美玉的文采。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石琼文而翕赩,山龙鳞而炤烂。”唐欧阳詹《福州送郑楚材赴京》诗:“门承若兰族,身藴如琼文。”2.指道教经籍。刻于玉板,故称。唐皮日休《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诗:“晓案琼文光洞壑,夜坛香气惹杉松。”明杨慎《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笈、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