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碛中作

平沙莽莽绝人烟——碛中作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ué mǎng mǎng píng shā rén yān

平沙莽莽绝人烟释义

【绝】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典

【绝】〔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又《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又《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

【莽莽】◎莽莽mǎngmǎng(1)[luxuriant;rank]∶草木茂盛的样子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2)[vast;boundless]∶广阔;范围非常宽广

【莽莽】1.茂盛貌。《楚辞·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朱熹集注:“莽莽,茂盛貌。”晋潘岳《伤子辞》:“奈何兮弱子,邈弃尔兮邱林。还眺兮坟瘞,草莽莽兮木森森。”周实《民立报出版日少屏索祝爰赋》:“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2.众多貌。犹累累。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故数千年莽莽相寻之革命,其蓄谋焉,戮力焉,渫血焉,奏凯焉者,靡不出于一二私人。”梁启超《中国史叙论》:“悠悠二千岁,莽莽十数姓,谋謨之臣比肩,掌故之书充栋,要其立法之根,不出此防弊之一心。”3.长大貌。《吕氏春秋·知接》:

【平沙】指广阔的沙原。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唐张仲素《塞下曲》:“朔雪飘飘开雁门,平沙歷乱转蓬根。”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河南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典

【人烟】ényān[signsofhumanhabitation]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没有人烟

【人烟】烟”。住户的炊烟。亦泛指人家。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唐李白《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唐谷神子《博异志·崔无隐》:“师行可七八日,入南阳界,日晚过一大泽中,东西路絶,目无人烟,四面阴云且合,渐暮,遇寥落三两家,乃欲寄,宿耳。”宋杨万里《过张王庙》诗:“地迴人烟寂,山盘水势回。”瞿秋白《饿乡纪程》九:“闲着无聊,望着车窗一片雪色,往往几十里内绝无人烟。”见“人烟”。

平沙莽莽绝人烟用户点评
tx
行走天涯

而在意境的描绘上,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荒凉的表象代表了人类的渺小与无助,给人以深沉的思考与思绪。整首诗的意境营造了一种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5-02-17 16:45:25
tx
裘千仞的徒弟

再从用词上看,“沙莽莽”指的是沙漠一片,这种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让人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广阔与荒凉。同时,“绝人烟”的运用也增强了孤寂的氛围,表示这片荒原除了风沙,别无生命。

2025-02-17 15:05:19
tx
追梦人

《平沙莽莽绝人烟》这句诗描绘了一片荒凉寂寞的荒漠景象,颇有一种无垠的苍茫之感。首先从韵律上看,作者运用了平仄对立的手法,“平沙”和“绝人烟”两个相对的词语,产生了一种音韵上的反差,仿佛在强调那片荒凉的绝境。

2025-02-17 14:36:46
tx
微笑的小熊

总之,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片荒寂的荒漠景象,使人感受到无边无际的空旷与孤独。韵律、用词和意境的运用都表现出鲁迅独特的写作风格,给人以悲凉与思考。

2025-02-17 14:30:58
tx
月亮的微笑

此外,鲁迅的语言运用也值得称道,他将简洁明了的词语组合得恰到好处,点字滴血的效果突显。通过这种手法,他成功地渲染了那片荒漠的寂寥与凄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5-02-17 14:26:47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