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长安古意

青虬紫燕坐春风——长安古意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īng qiú zǐ yàn zuò chūn fēng

青虬紫燕坐春风释义

【青】1.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2.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  3.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  4. 黑色:~布。~线。~衫。~衣。  5. 喻年轻:~年。~春。~工。  6.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 典网

【青】〔古文〕寈《唐韻》《集韻》《韻會》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又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又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又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又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又《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又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又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

【虬】1. 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龙。  2. 拳曲:~曲(盘绕弯曲)。~须。~髯(拳曲的胡须,特指两腮上的胡须)。 汉 方言集汇

【虬】《直音》同虯。詳虯字註。

【紫燕】“紫鷰”。1.古代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紫燕騮。”2.泛指骏马。《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将使紫鷰駢衡,緑虵卫轂。”吕向注:“紫鷰、緑虵……皆骏马名也。”唐李白《天马歌》:“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明何景明《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驥,漉漉师师,駪駪騤騤。”3.燕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江南。见宋罗愿《尔雅翼·释鸟三》。唐顾况《悲歌》:“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明徐霖《绣襦记·追奠亡辰》:“

【坐春风】比喻承良师的教诲,犹如沐于春风。宋朱熹《近思录》卷十四:“朱公掞见明道於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箇月。’”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又如日坐春风,令人神愉。”参见“如坐春风”。

青虬紫燕坐春风用户点评
tx
与你共舞

整首诗所描绘的景物中,以青虬、紫燕为主体。题写美玉,状如精美玉器的形态。四个字犹如四块宝玉,结构优美,使人在赏诗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极度奢华、高雅的情趣。如此精确的情景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视觉效果的极致追求。

2024-09-18 16:56:10
tx
风华绝代

嗨呀,童鞋,你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吗?其实,这首诗的作者是晋朝的文学家陆机哦!不过,要是被他知道我们在这里议论他的作品,他会说什么呢?一定会说:"哎呀你们这帮小屁孩,乱说八道!"嘿嘿,我们只是随便聊聊嘛,用帅气回答你的问题而已~

2024-09-18 16:41:18
tx
浮生如梦

青虬,表达了威严庄重之美;紫燕,展现了高飞迅速之姿;春风,展露了轻灵柔和之气。这三者的美妙结合让读者领略到了静态与动态相互配合的艺术魅力。整篇诗以景物之美展示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到见解,以及其较高的艺术造诣。

2024-09-18 16:23:25
tx
烟云梦乡

这句诗,我得说有种隐约中带点刺鼻的香气呢~青虬是指青龙,紫燕啊就是紫燕,坐春风呗,可是有一说这是典出于《史记》,这。。。我怎么没见过这句话呢,是不是你这诗是刚编的啊?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诗句给我一种超仙的感觉,仿佛我可以看到龙飞凤舞,燕舞莺歌的景象。不得不说,这诗拟音不错嘞~

2024-09-18 15:50:00
tx
迷失羔羊

咦,青虬和紫燕好像是在暗示国家兴盛的吉祥之物啊,听起来像是我们祖国蓬勃发展的预兆呢~坐春风也是在讲欢乐的春季呢,岂不是说我们祖国未来会一帆风顺,和平幸福哟!唉,这首诗读了让人心情都好起来啊,太美妙了!

2024-09-18 15:28:33
tx
夜半无眠

诗句中所表现的景物,即青虬、紫燕、春风,其特点之一就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青虬与紫燕的形象鲜明,给人以想象空间,也增加作品的象征意味。春风则是整个作品的背景,温暖而轻柔,为主体景物提供了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给人以舒适与愉悦之感。

2024-09-18 15:13:37
tx
梦幻之城

青虬紫燕坐春风,诗中含有四个景物,青虬、紫燕、春风。其中“青虬”,虬指龙首环颈之蛇,古代有神物传说,表现出威严庄重之意;“紫燕”,燕乃古代鸟名,代表高飞迅速之象征,紫则表示典雅华贵;“春风”,春生万物,风则表达轻灵柔和之气。

2024-09-18 14:31:05
tx
繁星点点

青虬紫燕坐春风,作为开篇,诗人通过对四个景物的描绘,展示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场景,使人前后呼应,意境更具深度。这种搭配和使用,让读者产生审美上的享受,也对作者文学造诣有所提升。

2024-09-18 14:27:34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