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岂识椿菌异——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韵脚:上平七之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ūn|jùn 4 1 qǐ|kǎi shí|zhì

岂识椿菌异释义

【菌】◎ 低等植物的一大类,不开花,没有茎和叶子,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过寄生生活,种类繁多:细~。真~。病~。~肥。 | ◎ 即“蕈”。

【菌】《唐韻》渠隕切,音窘。《說文》地蕈也。《爾雅·釋草》中馗,菌。《疏》此菌大小異名也,大者名中馗,小者名菌。《博物志》菌,食之有味,而常毒殺人。又朝菌,槿也。《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又山名。《山海經》南海之內有菌山。又菌蠢,芝貌。《張衡·南都賦》芝房菌蠢生其隈。又《集韻》區倫切,音皸。菌桂出交趾,員如竹。《屈原·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又《博雅》菌,薰也。其葉謂之蕙。《素問》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又《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註》皆衆聲鬱積競出之貌。又《篇海》音郡。《淮南子·地形訓》海人生若菌,若菌生

【异】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2. 分开:离~。~居。  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5. 奇怪:惊~。诧~。怪~。

【异】《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又《集韻》發歎也。又《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又《廣韻》退也。又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移去聲。《說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又不同也

【椿】◎ 〔香~〕落叶乔木,嫩枝叶有香味,可食。简称“椿”,如“~芽”,“~龄”(祝人长寿之辞),“~庭”(古称父亲),“~萱”(父母的代称)。 典

【椿】《唐韻》丑倫切《類篇》敕倫切,同杶。《禹貢》作杶,《左傳》作橁,《說文》作櫄,皆一物也。《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又《正韻》樞倫切,音春。義同。

【岂】◎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b.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方言集汇

【岂】《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說文》還師振旅樂也。又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又《集韻》《正韻》可亥切,音鎧。與凱愷通。軍勝之樂也。又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 《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漢典考證:〔《說文》還師振樂也。〕 謹照原文振下增旅字。 考證:

【识】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 1. 记住:博闻强~。  2. 标志,记号。 方言集汇

【识】〔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

岂识椿菌异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