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中界山

瑟瑟峰头玉水流——中界山

韵脚:下平十八尤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liú sè sè fēng tóu yù shuǐ

瑟瑟峰头玉水流释义

【流】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  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  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  8.

【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又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又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又《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又放也。《書·舜典》流宥五。又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又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又《前漢·食

【瑟瑟】瑟sèsè(1)[rustle]∶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秋风瑟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shiver]∶形容颤抖瑟瑟发抖汉

【瑟瑟】碧色宝石。《周书·异域传下·波斯》:“﹝波斯国﹞又出白象、师子……马瑙、水晶、瑟瑟。”《新唐书·高仙芝传》:“仙芝为人贪,破石,获瑟瑟十餘斛。”《元史·仁宗纪一》:“帝曰:所寳惟贤,瑟瑟何用焉。”明沈德符《野获编·外国·乌思藏》:“其官章饰,最尚瑟瑟;瑟瑟者,緑珠也。”2.指碧绿色。唐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前蜀韦庄《乞彩笺歌》:“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宋陆游《携一尊寻春湖上》诗:“花梢已点猩猩血,水面初生瑟瑟纹。”3.象声词。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亭亭山上松

【峰头】1.亦作"峰头"。2.峰顶。相关词语:峰年峰回路转峰峦峰值峰岚峰林峰顶峰岭峰胁峰巅峰颖腤头低头大丫头团头大祸临头家头狸头天地头蓦头鬓头做牵头髺头觜头盘子头菊部头截头鬃头潮头

【玉水】1.产玉的水。《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李善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唐李商隐《玉山》诗:“玉山高与閬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王国维《游仙丁己》诗:“如盖青天倚杵低,方流玉水旋成泥。”唐白居易《寄崔少监》诗:“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宋杨万里《戏咏陈氏女剪綵花二绝句·拒霜》:“染露金风里,宜霜玉水滨。”金元好问《玉泉》诗之二:“玉水泓澄古殿隅,又新名第不关渠。”2.水的美称。3.水名。在山东历城南,源于泰山朗公谷,流经玉符山,名玉水。参

瑟瑟峰头玉水流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