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shì nǚ xiān lái jiàn qióng ruǐ
【侍女】女shìnǚ[gentlewoman;maid;maidservant]旧时供人使唤的年轻女子汉
【侍女】古代宫中侍奉君王后妃的女子。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宫中近臣抱扇立,侍女低鬟落翠花。”清昭槤《啸亭续录·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2.婢女;女仆。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有緑裳者前曰‘某姓阳’,指一人曰‘李氏’……各有侍女辈。”清吴骞《扶风传信录》:“晨起,仲仙率侍女至和桥观音堂圣王庙烧香。”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看见我们父亲的侍女,才满十五岁的孟姜--啊啊,可怜的孟姜!”3.旧指从事服务工作的
【先】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 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 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 4. 姓。 典
【先】《唐韻》《正韻》蘇前切《集韻》《韻會》蕭前切,霰平聲。《說文》先,前進也。从人之。《徐曰》之,往也,往在人上也。一曰始也,故也。《玉篇》前也,早也。《孝經·感應章》必有先也。《老子·道德經》象帝之先。又祖父已歾曰先。《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又姓。《韻會》晉有先軫。又《韻會》凡在前者謂之先,則平聲。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則去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音霰。《增韻》先之也。《正韻》相導前後曰先後。《周禮·夏官·大司馬》以先愷樂,獻于社。《註》先猶導也。《史記·酈食其傳》
【来】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
【荐】1. 推举,介绍:推~。举~。~擢。 2. 频仍,屡次:~仍(一再)。~饥(连年饥荒)。~食(一再吞食,喻不断侵略)。~臻(接连来到)。 3. 进献,祭献:~羞(进献肴馔)。~新(以初熟谷物或时鲜果物祭献)。~胙(供献鬼神的肉)。 4. 草:“麋鹿食~”。 5. 草席,垫子:草~。棕~。 典
【荐】《廣韻》《正韻》在甸切《集韻》《韻會》才甸切,音洊。《爾雅·釋言》荐、原,再也。又《國語註》荐,聚也。又《小爾雅》重也。《廣韻》仍也。《左傳·僖十三年》晉荐饑。《爾雅·釋天》仍饑爲荐。又《左傳·襄四年》戎狄荐居。《註》荐,草也,言狄人逐水草而居,徙無常處。又與薦通。《詩·大雅》饑饉薦臻。《說文》荐,薦席也。《六書正譌》俗作洊,非。漢典考證:〔《左傳·襄四年》戎狄荐居。《註》荐,草也,古狄人逐水草而居。〕 謹照原文古改言。 考證:〔《左傳·襄四年》戎狄荐居。《註》荐,草也,古狄人逐水草而居。〕 謹照原文古改
【琼蕊】,玉花。《文选·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李周翰注:“琼蕊,玉英也。”晋陆机《叹逝赋》:“懟琼蕊之无徵,恨朝霞之难挹。”唐李白《古风》之十七:“崑山採琼蕊,可以鍊精魄。”2.美称白色的花。晋陆机《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隋杨素《赠薛播州》诗之十三:“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唐杜甫《夔州歌》之五:“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鳧雏入蒋牙。”仇兆鳌注:“言花之白也。”元周巽《水驿梅》诗:“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疎疎映琐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