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夏首犹清和(一作张聿诗)

树影临山动——夏首犹清和(一作张聿诗)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1 dòng lín shù yǐng

树影临山动释义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

【动】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

【动】〔古文〕《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同上聲。《說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又《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又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又《韻會》《正韻》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临】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树影】的影子。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二三:“翔鸞阁外夕阳天,树影花光远接连。”元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上:“寒风淅沥山无数,树影参差月未斜。”典

树影临山动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