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四面云山谁作主——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miàn sì 2 zuò zhǔ yún shān

四面云山谁作主释义

【面】1.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  2.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a.面对着墙;b.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3.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  4. 方位,部分:前~。反~。片~。全~。多~手。  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鼓。  6.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议。~晤。耳提~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曲(qū)~。  8

【四】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谁】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作主】uòzhǔ[decide;taketheresponsibilityforadecision]对某件事作出决定并负全责这件事应由我作主

【作主】木主、神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杜预注:“孝子思慕,故造木主。”2.做主人。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诗之三十:“北园草木凭君问,许我他年作主无?”3.对某件事作出决定并负全责。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苏小小考》:“力为作主,命小小归院判,与偕老焉。”《红楼梦》第三三回:“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先生作主。”巴金《家》三十:“我的亲事应由我自己作主。”

【云山】云和山。南朝梁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唐王昌龄《过华阴》诗:“云起太华山,云山共明灭。”宋苏舜钦《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2.高耸入云之山。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唐皇甫冉《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秋圃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南朝梁江淹《萧被侍中敦劝表》:“臣

四面云山谁作主用户点评
tx
永无止境

用词精炼凝练,寥寥数字将无边云山尽收眼底。作者选取了简单明了的词语,准确地勾勒出了层峦叠嶂的山脉,使人感受到了山势的雄伟和壮丽。

2024-09-19 16:58:40
tx
风菲菲858

崇尚自然,诗人抛弃了人间的纷扰和世俗的权力,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他将云山与主宰权力相对立,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

2024-09-19 15:30:43
tx
淡墨无殇

意境深远,山脉似云一般既无所属,又无所不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山脉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权力的思考和质疑,给人以启迪。

2024-09-19 14:27:49
tx
RainbowSky

韵律简练,三四两度错落有致。诗人使用了“四面云山谁作主”的自问自答的方式,在句式上呈现了一种循环的节奏感,使整首诗显得朴实有力。

2024-09-19 14:19:45
tx
IndigoDream

字里行间透露出冷峻的洞察和尖锐的批判,饱含了鲁迅先生一贯的犀利笔锋。这句诗凝练而深沉,余音绕梁,令人陷入无尽的思考。

2024-09-19 14:03:30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