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tiáo yáo tài huá|huà|huā fǔ xián jīng
【岧】1. 〔~~〕高峻的样子,如“千云雾而上达,状亭亭以~~。 2. 〔~嶢(yáo)〕高峻,如“登~~之高岑。”
【岧】《廣韻》徒聊切《集韻》田聊切,音條岧嶤,山高貌。《張衡·西京賦》狀亭亭以岧岧。 《集韻》或作岹。岹,山形。
【峣】◎ 高的样子。 方言集汇
【太】1. 过于:~长。 2. 极端,最:~甚。~平。 3. 高,大:~空。~学。 4. 很:不~好。 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华】1. 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 2. 精英:精~。含英咀(jǔ)~。 3. 开花:~而不实。春~秋实。 4. 繁盛:繁~。荣~富贵。 5. 奢侈:浮~。奢~。 6. 指中国或汉族:~夏。中~。~裔。~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工。 7. 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翰(称人书信)。~诞(称人生日)。~居(称人住宅)。 8. 头发花白:~发(fà)。~颠(指年老)。 9. 指时光:年~。韶~。 | 1. 〔~山〕山名,在中国陕
【华】〔古文〕《唐韻》戸花切《集韻》胡瓜切,音划。《書·舜典》重華協于帝。《傳》華謂文德。又《禮·檀弓》華而睆。《疏》凡繪畫,五色必有光華,故曰華畫也。又《廣韻》草盛也。又粉也。《曹植·洛神賦》鉛華弗御。又髮白也。《後漢·陳蕃傳》蹇諤之操,華首彌固。又華林,園名。《魏志》芳林園卽今華林園。又地名。《戰國策》說趙王于華屋之下。《史記·秦本紀註》華陽,地名。《吳志·孫皓傳》皓舉大衆出華里。又《水經注》河水東南徑華池。又華表。《古今註》堯設誹謗木,今之華表。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大帝九星曰華蓋。又《韻會》胡化切,音
【俯】1.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 2.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 3.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 典
【俯】《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又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漢典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咸京】秦代京城咸阳。后人常用以借指长安。唐李乂《饯唐永昌》诗:“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宋文天祥《平原》诗:“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元范梈《题李白郎官湖》诗:“当时郎官奉使出咸京,仙人千里来相迎。”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