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tā jiě|jiè|xiè nián zhì gù
【他】1. 称你、我以外的第三人,一般指男性,有时泛指,不分性别:~们(可包括男性和女性)。~杀。 2. 别的,另外的:~人。~日。~乡。~山之石,可以攻玉。其~。 3. 虚指:睡~一觉。
【他】《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與佗它通。彼之稱也,此之別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又《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又《玉篇》誰也。又邪也。《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又凡牛馬載物曰負他。又《集韻》唐佐切,同。亦畜負物也。又《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註》他音〈口〉。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又《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讀若塔平聲。
【解】1. 剖开,分开:~剖。分~。瓦~。~体。 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开。~甲归田。~囊相助。 3. 除去,除,废除,停止:~放(a.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b.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除。~饿。~乏。~惑。~疑。~围。~脱。~雇。~聘。~散。~毒。 4. 溶化:溶~。~冻。 5. 讲明白,分析说明:~释。~析。~说。劝~。~嘲。 6. 懂,明白:理~。见~。 7. 调和,处理:~决。和~。调(tiáo )~。排~。 8. 高兴,开心:~颜而笑。 9. 排泄:~手。 10. 代数
【解】《唐韻》《正韻》佳買切《集韻》《韻會》舉嶰切,皆上聲。《說文》判也。从刀判牛角。《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左傳·宣四年》宰夫解黿。《前漢·湯傳》支解人民。《註》謂解其四支也。又《博雅》散也。《玉篇》緩也。《易·解卦註》解,難之散也。《正義》解有兩音,一古買反,謂解難之初。一諧買反,謂旣解之後。故序卦云:解者,緩也。險難解釋,物情舒緩,故爲解也。《前漢·張耳餘傳》今獨王,恐天下解也。《註》謂離散其心也。又《玉篇》釋也。《儀禮·大射禮·解綱註》解,猶釋也。《文心雕龍》百官詢事,則有關刺解諜。解者,釋也。解釋
【年】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 2. 每年的:~会。~鉴。~利。~薪。 3. 一年的开始:~节。新~。 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 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 6. 收成:~成。~景。~谨。荒~。 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 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 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10. 姓。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桎梏】梏zhìgù(1)[fettersandhandcuffs]∶脚镣和手铐(2)[shackle]∶像镣铐般约束、妨碍或阻止自由动作的事物打碎精神上的桎梏汉
【桎梏】刑具。脚镣手铐。《史记·齐太公世家》:“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唐柳宗元《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宗元以罪大摈废,居小州,与囚徒为朋,行则若带纆索,处则若关桎梏。”清李焕章《宋连璧传》:“上大怒,执之,就斩西市,桎梏忽脱地,寂无人矣。”2.拘系,囚禁。《孟子·尽心上》:“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后汉书·陈蕃传》:“﹝朱震﹞收葬蕃尸,匿其子逸於甘陵界中。事觉繫狱,合门桎梏。”宋王谠《唐语林·识鉴》:“﹝张守珪﹞见陕尉李桎梏裴冕。冕呼:‘张公!困厄中岂能相救?’”3.谓束缚,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