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tāo shé 3 zhuàng xīn
【韬】1. 弓或剑的套子。 2. 隐藏,隐蔽:~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3. 用兵的谋略:~钤。~略。 方言集汇
【韬】《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說文》弓衣也。从韋舀聲。《玉篇》劒衣也。《廣韻》藏也。《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又《玉篇》義也。又《玉篇》韜杠也。《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又《玉篇》寬也。又《韻會》與弢同。《前漢·藝文志》《六弢》。《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弢與韜同。又《集韻》叨号切,音套。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
【舌】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 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 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 4. 铃或释中的锤。 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舌】《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然入聲。《說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者也。《徐曰》凡物入口,必干於舌。《六書精薀》舌以卷舒爲用,口以開闔爲用,各一其隂陽也。《釋名》舌,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又》舌,泄也,舒泄所當言也。《易·說卦》兌爲口舌。《疏》口舌,爲言語之具也。《詩·大雅》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又射侯上下个曰舌。《儀禮·鄕射禮》倍中以爲躬,倍躬以爲左右舌。《註》居兩旁謂之个,左右出謂之舌。又言也。《揚子·太經》吐黃酋舌。《註》舌,言也。又姓。《姓纂》越大夫舌庸。又羊舌,複姓。《左傳
【辱】1. 羞耻:羞~。耻~。 2.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 3.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 4.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
【辱】〔古文〕《唐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音蓐。《廣韻》恥也。《禮·曲禮》孝子不登危,懼辱親也。又汙也。《左傳·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又屈也。《禮·曲禮》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註》屈辱尊命之臨也。又僇也。《說文》辱,从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又姓,見《姓苑》。
【壮心】huàngxīn[loftyaspirations]宏大的志愿;壮志壮心不已
【壮心】愿,壮志。汉焦赣《易林·井之大过》:“钟鼓夜鸣,将军壮心;赵国雄勇,鬭死滎阳。”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之四:“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唐钱起《銮驾避狄岁寄别韩云卿》诗:“白髮壮心死,愁看国步移。”宋陆游《书愤》诗:“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清吴伟业《临江参军》诗:“公知为我故,悲歌壮心溢。”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廿载江湖负壮心,终看吴越岁星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