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九麌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wǒ huáng shèng dé bāo liù|lù yǔ
【我】◎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们。~见(我自己的看法)。~辈。~侪(我们)。自~。~盈彼竭。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皇】1.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 2. 大:~~巨著。冠冕堂~。 3. 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 4. 古同“遑”,闲遐。 5. 古同“惶”,恐惧。 6. 姓。 典
【盛德】◎盛德shèngdé(1)[sublimevirtue]∶崇高的品德君子盛德(2)[deepkindness]∶深厚的恩德足感盛德
【盛德】1.指四时之盛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故云盛德在木。”2.指盛美之事。《左传·僖公七年》:“夫诸侯之会,非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姦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易·繫辞上》:“日新之谓盛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唐岑参《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后来我家岳选了典史,安庆的乡绅人家,因他老人家为人
【苞】1.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花~。~片。含~待放。 2. 茂盛:竹~松茂。
【苞】《唐韻》布交切《集韻》《韻會》班交切,音包。《說文》草也,南陽以爲麤履。《司馬相如·子虛賦》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荔。《註》苞,藨也。《漢書註》卽今所用作席者。又本也。《易·否卦》繫于苞桑。《疏》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則牢固也。《詩·商頌》苞有三蘖。又草木叢生也。《爾雅疏》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槇。又通包。《儀禮·旣夕》苞二。《註》所以裹羊豕之肉。《子貢·詩傳》朋友相贈賦木瓜,子曰:見苞苴之禮焉。又《韻補》逋侯切,音近褒。《詩·大雅》如山之苞。叶下流韻。《揚子·太經》蒼水維流,厥美可以達于瓜苞。又上聲。《詩·大雅》
【六】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甲。~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
【六】《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陸。《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玉篇》數也。《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又國名。《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又叶錄直切,音近力。《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宇】1. 屋檐,泛指房屋:~下(屋檐之下,喻在他人庇护之下)。屋~。庙~。~宙(a.屋檐和栋梁;b.空间与时间;c.天地)。 2. 国土,疆土:故~。 3. 整个空间世界:~内(指天下)。玉~。~航。 4. 风度,仪表:眉~(指人的样子,仪表)。器~轩昂。
【宇】〔古文〕穻《唐韻》《集韻》王矩切《等韻》于矩切,音禹。《說文》宇,屋邊也。《釋名》宇,羽也,如鳥羽翼,自覆蔽也。《易·繫辭》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詩·豳風》八月在宇。《註》宇,簷下也。《大雅》聿來胥宇。又《廣韻》大也。《玉篇》方也,四方上下也。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史記·秦本紀》包舉宇內。又《孔穎達·正義》于屋,則簷邊爲宇。于國,則四垂爲宇。《周語》先王規方千里,以爲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又隤下曰宇。《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上欲尊,而宇欲。又籀文作。《張衡·東京賦》德天覆。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