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二十文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sòng yàn qún xiāo xiāo
【送】1.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信。~审。输~。护~。呈~。 2. 赠给:~礼。赠~。雪中~炭。 3.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欢~。~别。~亲。 4. 丢掉:断~。 典
【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又《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又《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又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又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又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 《玉篇》籀文
【雁】◎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群居水边,飞时排列成行:~行(háng )。~序。~阵(雁行整齐,如同军队布阵)。~过拔毛(喻为牟利不放过任何机会)。
【雁】《唐韻》五宴切《集韻》魚切,音贗。《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爾雅·釋鳥》鳧雁醜。《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群】1. 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岛。~山。~书。~芳。~居。~落(luò)。~集。~雕。~蚁附膻(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追逐私利)。 2. 众人:~众。~情。~雄。~策~力。~威~胆。 3. 量词,用于成群的人或物:一~孩子。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萧萧】◎萧萧xiāoxiāo(1)[whinnyand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杜甫《兵车行》(2)[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漢
【萧萧】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晋陶潜《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唐刘长卿《王昭君歌》:“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宋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之五:“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五:“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杨子畏,居于泗水之滨。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月影下,树叶萧萧。”2.萧条
这句诗“萧萧送雁群”,用词简洁明了,韵律流畅自然。"萧萧"写出了秋天的凄凉萧索之感,"送雁群"则着墨了雁群南飞的情景。作诗者巧妙地选择了这几个字,将秋天的离愁别绪与候鸟的归期无情相结合,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此诗用词隐晦,通过描绘落叶飘零的景象,表达对别离之苦的思绪。提到玉人,引发读者的联想,不禁让人为那征将心中的等待默默祈祷。
这句诗让我的内心瞬间静谧下来,听着就感觉到了那枯叶飘舞的声音,仿佛置身在寒冷的冬天。萧萧送雁群的画面美到爆炸,清新脱俗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走进诗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一番。简直是心灵的药剂啊!
这句诗通过短短的四个字勾勒出了广阔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之美。"萧萧"的飘逸之声让人沉醉其中,"送雁群"的动静交替,勾勒出了候鸟南迁的场景,使人心生神往。
这一句简短的诗句,却能勾起我无穷的情感,浓烈的忧伤。雁群的离开意味着离别,而“萧萧”似乎在描述一种冷漠的氛围。诗人宛如置身于寒冷的冬天,用简洁凝练的词语传达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潮爆无限啊!
落叶一叶坠,飘零似悲嗟。玉人归不归,墓地可来留?行人无休恨,明月照双眉。北风送征郎,移念入故乡。
这首《萧萧送雁群》诗,韵律舒展,映衬出寒气扑面而来,形象生动抒发了孤寂压抑之感。诗中用词典雅质朴,以极简的艺术手法勾勒出雁群飞离的景象,使人心生遐想。
萧萧送雁群,寂寥之景凄风中。雁群展翅相随飞,飒飒之声入人耳。此诗景物之描绘,即以萧萧之声作为线索,展示了寂寥之境的深沉之感。诗人以“送雁群”为题,以雁群飞行之景为背景,将其与凄风寂寥的环境相融合,使人浸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