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感遇诗三十八首

鶗鴂鸣悲耳——感遇诗三十八首

韵脚:上六止

平仄:平 平 仄

拼音: ěr tí jué míng bēi

鶗鴂鸣悲耳释义

【耳】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耳】《唐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洱。《說文》主聽也。《易·說卦》坎爲耳。《管子·水地篇》腎發爲耳。《淮南子·精神訓》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腎之也。又俗以塗巷語爲信曰耳食。《史記·六國表》此與以耳食何異。《註》耳食,不能知味也。又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記·封禪書》有雉登鼎耳。《後漢·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幘顏短耳長。又《韻會》助語辭。《論語》女得人焉耳乎。《禮·祭統》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又《正韻》語決辭。《史記·高祖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又《詩·魯頌》六轡耳耳。《傳》耳耳然至盛

【鶗鴂】亦作“鶗鴃”。即杜鹃鸟。《文选·张衡<思玄赋>》:“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李善注:“《临海异物志》曰:鶗‘鴂,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等》:“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鶗鴃惊秋不住啼,章臺回首柳萋萋。”清秋瑾《满江红·鹃》词:“鶗鴃声哀,恨此际芳菲都歇。”

【鸣悲】犹悲鸣。唐柳宗元《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诗:“鎩羽集枯榦,低昂互鸣悲。”宋范成大《次韵子永见赠建除体》:“破窗风鸣悲,孤客多慨伤。”

鶗鴂鸣悲耳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