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huǎng tà|dá xī xī xū|chuā ǎi yōu
【怳】◎ 古同“恍”。
【怳】《廣韻》許方切《集韻》《韻會》《正韻》詡往切,音。《說文》狂之貌。又怳然,自失也。《楚辭·九歌》臨風怳兮浩歌。《朱註》怳,失意貌。又《集韻》虎晃切。與恍通。《老子·道德經》道之爲物,惟怳惟忽。亦書作恍。言沖漠難狀也。又《集韻》吁請切。《博雅》狂也。 《說文》長箋》況與怳同。諧兄聲。《說文》謂況省聲,贅矣。楚辭,怳忽兮遙望。改作恍、慌,俗。
【沓】1. 多,重复:~~(a.话多;b.弛缓;c.疾行)。杂~。 2. 水翻腾沸涌:“漏流昔吞翕,~浪竞奔注”。 3. 合:天与地~。 4. 贪,黩:~贪。~吏。 | ◎ 量词,用于叠起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一~儿纸。一~子。 典
【沓】《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說文》語多沓沓,若水之流。又水沸溢也。今河朔方言謂沸溢爲沓。又重也。《詩·小雅》噂沓背憎。乂合也。《揚雄·羽獵賦》出入日月,天與地沓。《註》言若天地相連合也。又冒也,貪也。《唐書·王琳傳》酋領沓墨。又弛緩意。《孟子》泄泄猶沓沓也。又水名。遼東有沓水,沓縣因以名。又姓。《北史·孝義傳》沓龍超。又《集韻》《韻會》《正韻》託合切,音錔。義同。一曰行擊鼓也。
【翕】1. 合,聚,和顺:~动。~张(一合一开)。“兄弟既~,和乐且湛。 2. 鸟类躯部背面和两翼表面的总称。
【翕】《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吸。《說文》起也。《爾雅·釋詁》翕,合也。《書·臯陶謨》翕受敷施。《詩·小雅》兄弟旣翕。又《易·繫辭》夫坤,其靜也翕。《註》斂也,聚也。又《詩·小雅》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箋》翕,猶引也。又《爾雅·釋訓》翕翕訿訿,莫供職也。《疏》詩小雅翕翕訿訿。◎按今詩作潝。又《廣雅》翕翕,熾也。《廣韻》火炙。又動也,盛也。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欻】1. 忽然:“神山崔巍,~从背见。” 2. 迅速:“夫~而生者,必~而灭。” | ◎ 象声词,急促的声响:~的一声,队伍立刻立定。
【欻】《唐韻》許物切《集韻》《韻會》《正韻》許勿切,音。《說文》有所吹起也。《元包經》仡仡,趯欻欻。《傳曰》欻欻,動也。又《玉篇》忽也。《張衡·西京賦》神山崔巍,欻從背見。《註》欻之言忽也。《左思·詠史詩》自非攀龍客,何爲欻來遊。又奄欻,去來不定之意。《左思·吳都賦》慌罔奄欻。又歇欻,幽邃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歇欻幽靄。又欻吸,疾貌。一曰猶翕忽也。《江淹·雜擬詩》欻吸鵾雞鳴。通作歘。《杜甫詩》秋風歘吸吹南國。又與惚通。《韓愈詩》指畫變怳欻。《註》茫昧貌。當作怳惚。借用欻字。
【霭】◎ 云气:~~(云雾密集的样子)。云~。烟~。暮~。
【霭】《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蓋切,音藹。《說文》雲貌。从雨,謁省聲。《集韻》或作。又《韻會》雲集貌。又《韻會》《正韻》依亥切,音欸。義同。又《韻會》氛也。又《廣韻》於葛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義同。
【幽】1. 隐藏,不公开的:~会。~居(a.隐居;b.幽静的住处)。~愤。~咽。 2. 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谷。~静。~暗。 3. 沉静而安闲:~闲。~趣(幽雅的趣味)。~婉。 4. 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禁。~闭。~囚。 5. 迷信的人指阴间:~灵。~魂。 6. 古地名,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辽宁省南部一带:~州。~燕(yān )。
【幽】《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正韻》於尤切,音呦。《說文》幽隱也。《易·履卦》幽人貞吉。《疏》幽隱之人,守道貞吉。《禮·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幽。《註》謂六合幽隱之處也。又《爾雅·釋詁》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記·樂書》極幽而不隱。又《玉篇》幽,深遠也。《易·繫辭》无有遠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无問遠之與近,及幽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詩·小雅》幽幽南山。《註》幽幽,深遠也。又《玉篇》幽,不明。《正韻》幽,闇也。《書·舜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