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骕骦已踯躅——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yǐ zhí zhú sù shuāng

骕骦已踯躅释义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已】《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

【踯躅】◎踯躅zhízhú(1)[paceupanddown;loiteraround]∶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选》(2)[tread]∶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踯躅】1.以足击地,顿足。《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躕焉,然后能去之也。”王先谦集解:“躑躅,以足击地也。”《宣和遗事》后集:“帝止之不可,但躑躅於地,大哭而已。”《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须臾,烈焰亘天,皆不胜其苦,哮吼躑躅,皮肉焦烂。”《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魏犨腾身跨在那兽身上,双手将他项子抱住,那兽奋力躑躅。”2.徘徊不进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躑躅青驄马,流苏金鏤鞍。”明陈子龙《小车行》:“叩门无人

【骕骦】ùshuāng[steedmentionedinancientliterature]良马名。本作“肃爽”、“肃霜”,亦作“骕騻”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杜甫《秦州杂诗》

【骕骦】騻”。良马名。《后汉书·马融传》:“登于疏鏤之金路,六驌騻之玄龙。”李贤注:“驌騻,马名。《左传》云,唐成公有两驌騻马。”今本《左传》作“肃爽”。《晋书·郭璞传》:“昆吾挺锋,驌驦轩髦。”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五:“闻説真龙种,仍残老驌驦。”程善之《古意》诗:“羽林孤儿骑上头,驌驦宝马吉光裘。”

骕骦已踯躅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