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下平十一唐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bì yīng láng|làng yī yán yǐn duì
【碧】1. 青绿色的玉石:~玉。 2. 青绿色:~绿。金~辉煌。~空。 典
【碧】《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又《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又《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又《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又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英】1. 花:落~缤纷。 2. 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俊。群~荟萃。~才。~雄。~烈。 3. 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精~。~华。含~咀华。 4. 用羽毛做的矛饰:二矛重(chǒng )~。 5. 古同“瑛”,似玉的美石。 6. 指“英国”:~文。 7. 姓。
【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又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又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又《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又《爾雅·釋山》再成,英
【郎】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 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 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 4.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员外~。 5. 姓。 | ◎ 〔屎壳~〕“蜣螂”的俗称。 典
【衣】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 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 3.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 姓。
【延】1. 引长:~长(cháng )。~续。蔓~。~年益寿。 2. 展缓,推迟:~迟。~缓。~宕。~误。 3. 引进,请:~聘(聘请)。~纳。~师。~医。 4. 姓。
【延】《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綖。《說文》長行也。又《廣韻》進也。《禮·射義》孔子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儀禮·覲禮》者延之曰升。《註》從後詔禮曰延。延,進也。又《爾雅·釋詁》長也。《揚子·方言》延永,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施於衆長謂之永。《班固·西京賦》歷十二之延祚。又《廣韻》遠也。《史記·蒙恬傳》延袤萬餘里。又《爾雅·釋詁》也。《疏》鋪也。又《正韻》納也。《前漢·公孫弘傳》弘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又《集韻》及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又《廣韻》稅也,言也。又《韻會》遷延也,淹久
【引对】谓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颖悟》:“即日闻奏,恩命引对。”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首蒙引对,面锡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