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子规(又见《李白集》,题作宣城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子规(又见《李白集》,题作宣城见杜鹃花)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iào yī huí cháng yī duàn

一叫一回肠一断释义

【叫】◎ 呼喊:~喊。~嚣(呼喊,吵闹)。~阵。~座(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苦不迭。鸣冤~屈。

【叫】《唐韻》《正韻》吉弔切《集韻》《韻會》古弔切,音訆。《說文》嘑也。《詩·小雅》或不知叫號。《釋文》叫本又作嘂。又叫叫,遠聲也。《揚雄·解難》大語叫叫。又叫奡,高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糾蓼叫奡。又色叫。《麈史》王德用召入兩府,有干薦舘職者。王曰:某武人,素不閱書,若奉薦則色叫矣。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爲色叫,本此。又《集韻》《韻會》古幼切,音救。《集韻》聲也。《莊子·齊物論》叫者譹者,郭象讀。《前漢·昌邑王傳》遂叫然號曰。 《玉篇》同噭。《集韻》或作嘄。 俗作呌,非。漢典考證:〔《司馬相如·大人賦》糾廖叫奡。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回肠】uícháng[ileum]连接空肠和盲肠的一段小肠,形状弯曲◎回肠huícháng[muchworried;agitated]喻思虑忧愁盘旋于脑际,如肠之来回蠕动九曲回肠

【回肠】内心焦虑不安,仿佛肠子被牵转一样。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朝千悲而掩泣,夜万绪而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弔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争奈按不下九曲回肠,合不定一双业眼。”2.小肠的一部分,在空肠的下部,形状弯曲。盲肠长在它的下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论》唐张守节正义:“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二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亦作“迴膓”。亦作“廻肠”。1.形容歌舞、文章等十分感人。唐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

【一断】1.谓完全取决。《史记·太史公自序》:“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宋陆九渊《取二三策而已矣》:“然则於《武城》之篇,不惟其书之信而一断之以理,以何疑焉?”2.一经断绝。汉王充《论衡·儒增》:“头一断,手不能取他人之头着之於颈。”唐聂夷中《过比干墓》诗:“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3.佛家语。谓断一种烦恼即断一切烦恼。唐卢延让《赠僧》诗:“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

一叫一回肠一断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