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十虞
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拼音: 1 xiù liè yǐ lǐ
【峰】1. 高而尖的山头:山~。~巅。~峦。高~。险~。 2. 形状像山峰的东西:驼~。浪~。 3. 最高处:登~造极。~年(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 网
【峰】《集韻》同峯。
【岫】1. 山洞:“云无心以出~,鸟倦飞而知还”。~居。岩~。 2. 山:远~。巫~。
【列】1. 排成的行:罗~。行(háng )~。队~。~岛。 2. 众多,各:~位。~强。~传(zhuàn )。 3. 摆出:~举。 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席。 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 6. 类:不在此~。 7. 姓。 8. 古同“烈”,强烈,猛然。 9. 古同“裂”,分裂。
【列】《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又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又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又《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又姓。《廣韻》鄭有列禦。又《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迤逦】亦作“迤里”。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南朝齐谢朓《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宋柳永《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丁玲《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元朱庭玉《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3.斜延貌;延伸貌。宋苏轼《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银林堰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东三省、内外蒙古迤邐而至新疆,又在在与俄接壤。”4.缓行貌。《古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