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xiū zhú 3
【修】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剪。 4. 兴建,建造:~建。~筑。 5. 编纂,撰写:~书。~史。~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 7. 长(cháng ),高:~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 9. 姓。
【修】《唐韻》息流切《集韻》《韻會》《正韻》思留切,音羞。飭也。又飾也,葺理也。《書·禹貢》六府孔修。又古之聞人曰前修。《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又《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蹇修,古良媒。又姓。漢屯騎校尉修炳。又長也。《詩·小雅》四牡修廣。又與卣通。《周禮·春宫·鬯人》廟用修。鄭註:修,讀爲卣。卣,中尊也。謂獻象之屬。以薦鬯則謂之卣,以薦酒則謂之修。又叶詢趨切,音須。《陸機·感丘賦》姸蚩混而爲一兮,孰云識其所修。必眇世以遠覽兮,夫何殉以區區。漢典考證:〔《周禮·冬官考
【竹】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竹】《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
【倚】1. 靠着,~靠。~赖。~傍。~托。~重。 2. 仗恃:~势。~恃。~仗。 3. 偏,歪:不偏不~。 4.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瑟而歌”。
【倚】《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又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又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又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又姓。楚左史倚相之後。又《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又《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此诗用典雅的文言表达对修竹美景的赞美之情,恰如其分。修竹作为文人雅士心灵的寄托,仿佛镌刻出他们内在的气质。此诗颇似《文心雕龙》中所提及的“有物必有背影,有品则有附随”。修竹无疑成为士人心目中的美妙之物,14字中寓意深厚。
含蓄细致的意境,“倚修竹”勾勒出了一幅诗意盎然的画卷。修竹,勾勒出一番幽雅的山水情趣,倚,那份超脱的风神婀娜地倚在青竹上,留下了思绪的馨香。这四个字让人无限遐想,情感与意境交相辉映,令人如痴如醉。
“倚修竹”,一句短短四个字,却蕴含着细腻的意境和清新的韵律。倚,像一位文人雅士,靠在竹子上,恬静致远。修竹,是韵味盎然的修竹,修竹承载着他的情思,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这种婉约轻盈的韵律,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桃花源的美境,沉醉其中,让人不自禁地沉思
咳咳,来吧来吧,给大家讲个八卦。有人说这首诗可能是写北方王朝灭亡后,作者黯然离恨之作呢!据说当时作者高兴地到处倚着修竹来祈求国家安宁。不过,这个传言在学界一直未经证实,不过,小编个人觉得这个解释更有点文化深度的味道是不是?毕竟,我们都喜欢捅破那些看似平凡背后的故事嘛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位同学的心机还真是不一般呢!
修竹一词,犹如跃然其间的文人雅士,在喧嚣世界中寻找清君侧,寻觅灵感之所。赏景之际倚修竹,意为雅士之境。同时,修竹亦可暗喻文人心志,修养功夫的成就。
倚修竹,这句诗言深情款语,沁人心脾。文人雅士借修竹以表达情怀,即显出他们独特的艺术品味与情感修养,可谓是独步天下之作。
短短四个字却犹如一幅墨守青山的中国山水画。倚,沉静中的倚,韵味在其间,正如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般梦幻而寂寥。修竹,清秀高洁,承载了古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和诗人内心静谧的情怀。这样的字眼如清风拂面,让人陶醉其中
倚修竹这句诗真的是细思恐极啊!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也有着深深的寓意。它让人想起了一个画面,让人感觉到了一种气氛。赞啊,这是作者用少量文字,将一幕自然景象描绘得入木三分!